数字藏品业要着眼长期思维

2024-05-23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数字藏品业要着眼长期思维

2024年05月23日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闲鱼平台宣布全面下架数字藏品,引起各方关注。前些年,数字藏品曾十分火爆,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消费品企业、博物馆、文体赛事主办方等纷纷入局。

  今年以来,诸如“被摧毁的数藏玩家”“玩数藏50万元变电子垃圾”等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有非法平台以数字藏品交易为噱头实施新型金融诈骗,仅在黑猫平台,涉及数字藏品的投诉就超过3000件。

  今天的困境源于过去埋下的隐患。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加上监管缺位导致发展错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行业尚未找到能够形成闭环的发展模式。正规平台在探索数字藏品与新场景新应用的结合方面进展较慢。数字藏品流转模式单一,热度难以长期保持,平台盈利有限。没有让平台和用户双赢的商业模式,也就谈不上行业发展的未来。

  各方参与者的投机心态破坏着行业生态。短期逐利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方偏离了技术初衷和行业初衷,发行方、平台方和收藏玩家往往更看重藏品的增值性与盈利性,忽视了其长期的价值性与艺术性。

  作为一种数字化资产,数字藏品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体赋能,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营销推广和文化发展创新也有促进作用。经过初期的无序扩张,数字藏品业的未来发展须树立长期思维。

  监管层面,要解决数字藏品行业的合规问题。应尽快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使行业在监管框架内有序发展,技术发挥正向价值,盘活文化资源与市场。同时,应加强对平台和发行方的备案审查,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避免非法平台“劣币驱逐良币”,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行业层面,应尽快探索出可支撑商业逻辑的业务模式。当前,数字藏品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用户规模和资金量远远追不上新品发行速度,大量藏品破发、价值归零。各大平台应当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构建合理价值体系和项目生态,处理好产品的退出和过渡。此外,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防止数字藏品金融化的同时兼顾和平衡二级市场,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蔚)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