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至上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显著的人民性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人民至上,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虽然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肇始于西方,但西方现代化模式本质上并不是全体人民共同选择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至上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显著的人民性特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实现如此庞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政治智慧,从而稳步持续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创造力,要让全体中国人民都参与进来,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相关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人民的现代化
在广阔天地间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