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融贯东西先进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本”思想的当代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为“中国之治”写下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中,排在首位的是坚持人民至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的“人民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人道情怀。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和使命的重要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人民意愿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着重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在集体利益和国家整体规划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现代化”。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已被中国快速崛起的国家实力和显著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所证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相关文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