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进博会在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韧性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这一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动力源的重要作用。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充分说明了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一片“四叶草”,蕴含着新时代机遇,昭示着美好未来。
上海城西,“四叶草”熠熠生辉,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火热进行。德国智能机器人、伊朗挂毯、贝宁菠萝、秘鲁羊驼玩偶……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产品传递着友爱,承载着希望。从2018年到今天,进博会已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和世界,以进博会为纽带,推动市场对接、产业相融、规则互鉴。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前五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参展商达1.5万余家次,展示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共有来自世界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商学等各界代表参加,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规模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企业展面积以及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等都创下新高。进博会上的热闹场面,正是世界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实现了当初“年年办下去”“越办越好”的承诺。始终高举开放合作的旗帜,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进博会在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韧性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这一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动力源的重要作用。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连续六年举办的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充分说明了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当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通的,也是不可阻挡的。进博会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本届进博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一片“四叶草”,蕴含着新时代机遇,昭示着美好未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凝聚更多开放共识,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就一定能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相约进博会: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
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