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囤盐”没必要 躁动中请多些淡定

2023年08月25日 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只要不是“咸”得慌,“囤盐”真没什么必要。躁动中,不妨留一份清醒、多一些淡定。但愿今后,“囤××”的风潮能少一些。

  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日本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这让不少人恨得“牙痒痒”。

  另一边,熟悉的剧情出现了。国内部分市场出现“抢盐”的现象,一些人又开始“囤盐”了。这个“又”字让人唏嘘不已,各位10多年前囤的盐用完了吗?太阳底下无新事,那就再啰嗦几句。

  一些人之所以“囤盐”,主要是害怕“买不到”。一方面,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部分国家的民众对于海盐的需求量增加。就我国来看,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另一方面,中盐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中盐集团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同时,中盐集团也具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食盐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也正因此,事情发生后,不少地区的商务局及时发出提醒:食用盐货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购买即可。

  了解了这些,或许能让一些人放弃抢盐的念头。说白了,食用盐又不是“卡脖子”的商品,大家怎么会买不到呢?

  还有部分人“囤盐”,是因为听闻吃碘盐可以防辐射。对此,笔者多方查证,也找不到权威的证据。一些专家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很低,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即使是碘片,对阻断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有作用。同时,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对身体有害无益。

  “囤盐”还反映出一种从众效应,也就是“跟风”。这是人性使然,可以理解。普通人的定力没那么强,谈“核”色变很正常。更重要的是,食用盐的价格,普通人都消费得起,看见其他人买,自己便也想“凑一手”。从这个角度讲,适度“跟风”无伤大雅,但极个别人“大包小包往家运盐”就有点儿贻笑大方了。再好的东西也有保质期,商品过期后浪费掉的不还是自己的“血汗钱”吗?

  日本悍然将核污染水排海,我们当然应该严正表达我们的愤慨。但毋庸讳言的是,一些自媒体也瞅准时机,充分拿捏住了公众的情绪价值,跟风操作,甚至通过虚假夸大的不实信息来赚取流量,这让一些人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恐慌性的“信息茧房”之中。在核辐射检测仪、防辐射服装、相关药物等产品的商家赚得盘满钵满的同时,还不知道有多少国内的餐饮企业会受到连累。

  显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如何应对,笔者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相信政府和权威机构。事情发生后,我国海关总署第一时间就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之后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还会有权威部门及时作出提示。二是做好自我防护。对于普通人来说,买商品时不妨看一下来源或产地,去某些地方或吃某些产品时可以更加谨慎一些。

  话说回来,只要不是“咸”得慌,“囤盐”真没什么必要。躁动中,不妨留一份清醒、多一些淡定。但愿今后,“囤××”的风潮能少一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极其恶劣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生态欠账迟早要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囤盐”没必要 躁动中请多些淡定

2023-08-25 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