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让新型消费点亮“生活色彩”

2023年08月03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完成《措施》提出的每一项要求,既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也离不开广大经营主体主动作为,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如此,才能让人们消费得放心、安心、舒心,实现新型消费的稳步壮大。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方、各部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其中,在拓展新型消费方面,《措施》提出壮大数字消费、推广绿色消费。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场,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活跃主播数超270万人。

  这是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使然,也是供给体系不断完善的结果。其实,新型消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是绿色消费、知识付费快速成长,还是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风尚,市场迭代、技术集成和品质升级,共同助力新型消费的崛起和走俏。更重要的是,需求侧的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提质增效,新型消费的发展也推动了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对于畅通整个经济循环有积极的影响。

  有鉴于此,《措施》的相关部署就很有针对性。比如,《措施》要求“推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毋庸置疑,新型消费是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依托。试问,当在线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如果企业的数据中心运维水平和云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怎么能顺利度过流量洪峰?为此,业内各方必须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优化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布局,从稳步推进网络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等方面着手,扎扎实实打牢“地基”,才能为壮大新型消费提供持久动力。

  又如,《措施》提出“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当下,即时零售正站在“风口上”。从最初对消费者“外卖买一切”需求的满足,到本地商品供给日益丰富,再到帮助实体店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上网”,把线上流量转化成为新的订单来源,即时零售平台的服务越来越专业,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为很多实体小店创造了发展空间。有机构预测,2026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元。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妨考虑抓住机会。

  “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等数字消费规范发展”“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完成《措施》提出的每一项要求,既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也离不开广大经营主体主动作为,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如此,才能让人们消费得放心、安心、舒心,实现新型消费的稳步壮大。

  每时每刻,命运的齿轮都在悄悄转动。当消费范围拓宽延伸,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消费潮流澎湃不息,茁壮成长的新型消费将不断点亮“生活色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持续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消费便利度提升经济活跃度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让新型消费点亮“生活色彩”

2023-08-03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