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开低走”,就是失败人生吗

2023年02月16日 07:59   来源:钱江晚报   

  最近,B站上的一则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火了,收获超500万的播放量,令网友直呼“治愈”。

  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快三十岁,“211”名校出身的她们“高开低走”——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000元,而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

  面对看起来有些“失败”的人生,视频里的两个女孩却笑意暖暖。她们的经历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我们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对此,钱江晚报评论员展开了讨论。

  不忌惮失败,是最了不起的勇气

  本报评论员 项向荣:两位“211”女生坦然分享自己失败的故事,戳中人心也治愈人心。疫情三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她们的遭遇,就是我们的遭遇,这份共情,让人感到温暖。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在努力谋生,生活这条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失败是人生常态,也是生活必然,所以,智者通常对失败持容忍和接受的态度。

  失败会教会人们很多东西,正如清华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上梅锡琪老师对新生所说的: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

  实际上,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其他的不足为惧。不困于得失,不忌惮失败,时刻保持清醒,才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勇气。容忍失败的人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而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清醒的失败更能积累经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我真心地相信,就凭这份清醒,这两个豁达的女生,她们的前景依然大有可为。

  金钱不是成功唯一标准,经历更宝贵

  本报评论员 陈江:在我看来,毕业5年存款5000元,硕士毕业去当保洁,没有任何问题。这类现象一再引起争议和讨论,只不过说明世俗力量过于强大,社会价值还不够多元。

  很多时候,金钱和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代表成功和社会地位。但成功的标准从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唯一不变的。每个人对自己人生设定的目标不同,他们的成功就有可能完全不同。如果目标是企业家,或许金钱就是成功的标志;而如果立志当一名老师,那么,桃李满天下则是成功最好的证明。

  在这个故事里,两个女孩的就业道路并不顺利,但她们的经历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并且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从而获得生活的支撑。两个姑娘也坦然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状态。某种程度上,她们是被现实捶打而早熟了的一代,年纪轻轻就与社会握手言和。可以说,一个人的经历是成长必不可少的,让人学会思考,学会认识自己,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背景之下,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年轻人面对现实,在他们不断调整的选择中,是可以看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

  人生有几个五年,不能轻言放弃

  本报评论员 高路: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千元;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

  两位女生的经历让大家唏嘘不已。常人看来,这有点朝三暮四,不思进取,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寻找和探究的过程,看看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

  有时候,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多做些尝试,多思考一下人生之路,多沉淀一些人生感悟。这个过程可能不那么顺利,可能充满坎坷,但只要心怀信念,就不怕迷失方向。

  面对困难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很多事情需要坚持下去,不能一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在不断的努力中,看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对所谓的成功有自己的定义,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样的探索才有意义。人生没有几个五年,职场的竞争很残酷,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蜕变,才能契合社会需要。

  当然,社会也需要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不必过于担忧年轻人的态度。他们远比想象的要坚强得多,会披荆斩棘,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看世界杯,究竟在看什么?    2022年11月22日
  • ·阅读新时代,重在做到“三读”    2022年04月24日
  • ·“失聪女孩”何以感动中国    2022年03月07日
  • ·开学典礼上讲失败也很好    2021年09月10日
  • ·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    2021年09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高开低走”,就是失败人生吗

    2023-02-16 07:59 来源:钱江晚报

      最近,B站上的一则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火了,收获超500万的播放量,令网友直呼“治愈”。

      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快三十岁,“211”名校出身的她们“高开低走”——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000元,而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

      面对看起来有些“失败”的人生,视频里的两个女孩却笑意暖暖。她们的经历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我们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对此,钱江晚报评论员展开了讨论。

      不忌惮失败,是最了不起的勇气

      本报评论员 项向荣:两位“211”女生坦然分享自己失败的故事,戳中人心也治愈人心。疫情三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她们的遭遇,就是我们的遭遇,这份共情,让人感到温暖。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在努力谋生,生活这条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失败是人生常态,也是生活必然,所以,智者通常对失败持容忍和接受的态度。

      失败会教会人们很多东西,正如清华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上梅锡琪老师对新生所说的: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

      实际上,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其他的不足为惧。不困于得失,不忌惮失败,时刻保持清醒,才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勇气。容忍失败的人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而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清醒的失败更能积累经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我真心地相信,就凭这份清醒,这两个豁达的女生,她们的前景依然大有可为。

      金钱不是成功唯一标准,经历更宝贵

      本报评论员 陈江:在我看来,毕业5年存款5000元,硕士毕业去当保洁,没有任何问题。这类现象一再引起争议和讨论,只不过说明世俗力量过于强大,社会价值还不够多元。

      很多时候,金钱和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代表成功和社会地位。但成功的标准从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唯一不变的。每个人对自己人生设定的目标不同,他们的成功就有可能完全不同。如果目标是企业家,或许金钱就是成功的标志;而如果立志当一名老师,那么,桃李满天下则是成功最好的证明。

      在这个故事里,两个女孩的就业道路并不顺利,但她们的经历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并且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从而获得生活的支撑。两个姑娘也坦然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状态。某种程度上,她们是被现实捶打而早熟了的一代,年纪轻轻就与社会握手言和。可以说,一个人的经历是成长必不可少的,让人学会思考,学会认识自己,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背景之下,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年轻人面对现实,在他们不断调整的选择中,是可以看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

      人生有几个五年,不能轻言放弃

      本报评论员 高路: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千元;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

      两位女生的经历让大家唏嘘不已。常人看来,这有点朝三暮四,不思进取,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寻找和探究的过程,看看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

      有时候,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多做些尝试,多思考一下人生之路,多沉淀一些人生感悟。这个过程可能不那么顺利,可能充满坎坷,但只要心怀信念,就不怕迷失方向。

      面对困难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很多事情需要坚持下去,不能一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在不断的努力中,看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对所谓的成功有自己的定义,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样的探索才有意义。人生没有几个五年,职场的竞争很残酷,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蜕变,才能契合社会需要。

      当然,社会也需要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不必过于担忧年轻人的态度。他们远比想象的要坚强得多,会披荆斩棘,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来。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