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中国奇谭”

2023年01月11日 15: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元复始,国产动画迎来“高光时刻”——定档元旦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仅凭借目前已更新的3个独立故事就获得超过4千万的播放量,而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远去的历史

  上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动画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然而后来一些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动画制作行业青黄不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行业翘楚一度被戏谑“好汉只提当年勇”。【详细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远去的历史、静止的符号,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时代精神赋予其新活力。于《中国奇谭》而言,其善于发常人之未发、言古人之未言,用新世代语境搭配幽默风趣的画风,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详细

  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值得进一步发掘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从动画内容看,《中国奇谭》由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组成,从乡土眷恋到科技幻想、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展现着“中式想象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哲学。从创作手法看,《中国奇谭》融合剪纸、素描、水墨等多种美术风格,缔造了“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的沉浸式体验,以中国古韵之美演绎现代文娱生活新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只有不断挖掘其中的精华,善于向传统要灵感、要智慧,方能更好地推动国风动画“破土出圈”。【详细

  《中国奇谭》的出现与成功,让人意识到:“美术片”的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但中国动画过去积攒的审美资源、风格资源,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依然值得在今天被进一步发掘,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有传承的创新”。【详细】  

  期待更多有匠心、诚心的优秀作品

  艺术创作要有匠心、诚心。就传统文化而言,正因为内容丰富,挖掘应用必得下点非凡之功。单看各类志怪笔记,从《山海经》到《搜神记》,从《酉阳杂俎》到《续齐谐记》,故事浩如烟海,从中发掘出合适的题材,再用古今融合的技艺进行呈现,其实很不容易。创作者如果没有追求民族风格的艺术自觉和追求作品质量的职业操守,是不可能创作出过硬作品的。【详细

  《中国奇谭》作为致敬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的作品,既传承了《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优秀民族风格动画的神韵,又彰显了新时代创作者的探索创新,是“中式想象力”的一次集中展现。目前,该合集故事已播出3集,在豆瓣平台已获得9.5的高分。让我们期待后续故事的精彩呈现!【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人民网) 

  V视角: 

  @Lasiaaaa:小猪妖给人的代入感还是很强的,以为自己在看动画片,其实是在看“镜子”。

  @大叶子july:第一集真的可以刷很多遍,又心酸又好笑又感动。

  @橘子酸君:无论制作还是教育意义,《中国奇谭》都是无可挑剔的,这是国产动画的又一次进步。

  @玻璃碴000:其实观众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好好讲故事。

  @郑昀:好作品会自发传播。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中国奇谭》何以爆火?从制作水平来看,《中国奇谭》称不上顶尖。然而,它之所以成功,在于用真诚打动人心,这是讲好故事、做出好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一类作品能越来越受到国人推崇,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演绎。只有让“中国基因”深入中国作品,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创造出更多“中国奇谭”。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中国奇谭”

2023-01-11 15: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元复始,国产动画迎来“高光时刻”——定档元旦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仅凭借目前已更新的3个独立故事就获得超过4千万的播放量,而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远去的历史

  上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动画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然而后来一些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动画制作行业青黄不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行业翘楚一度被戏谑“好汉只提当年勇”。【详细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远去的历史、静止的符号,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时代精神赋予其新活力。于《中国奇谭》而言,其善于发常人之未发、言古人之未言,用新世代语境搭配幽默风趣的画风,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详细

  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值得进一步发掘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从动画内容看,《中国奇谭》由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组成,从乡土眷恋到科技幻想、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展现着“中式想象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哲学。从创作手法看,《中国奇谭》融合剪纸、素描、水墨等多种美术风格,缔造了“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的沉浸式体验,以中国古韵之美演绎现代文娱生活新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只有不断挖掘其中的精华,善于向传统要灵感、要智慧,方能更好地推动国风动画“破土出圈”。【详细

  《中国奇谭》的出现与成功,让人意识到:“美术片”的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但中国动画过去积攒的审美资源、风格资源,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依然值得在今天被进一步发掘,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有传承的创新”。【详细】  

  期待更多有匠心、诚心的优秀作品

  艺术创作要有匠心、诚心。就传统文化而言,正因为内容丰富,挖掘应用必得下点非凡之功。单看各类志怪笔记,从《山海经》到《搜神记》,从《酉阳杂俎》到《续齐谐记》,故事浩如烟海,从中发掘出合适的题材,再用古今融合的技艺进行呈现,其实很不容易。创作者如果没有追求民族风格的艺术自觉和追求作品质量的职业操守,是不可能创作出过硬作品的。【详细

  《中国奇谭》作为致敬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的作品,既传承了《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优秀民族风格动画的神韵,又彰显了新时代创作者的探索创新,是“中式想象力”的一次集中展现。目前,该合集故事已播出3集,在豆瓣平台已获得9.5的高分。让我们期待后续故事的精彩呈现!【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人民网) 

  V视角: 

  @Lasiaaaa:小猪妖给人的代入感还是很强的,以为自己在看动画片,其实是在看“镜子”。

  @大叶子july:第一集真的可以刷很多遍,又心酸又好笑又感动。

  @橘子酸君:无论制作还是教育意义,《中国奇谭》都是无可挑剔的,这是国产动画的又一次进步。

  @玻璃碴000:其实观众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好好讲故事。

  @郑昀:好作品会自发传播。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中国奇谭》何以爆火?从制作水平来看,《中国奇谭》称不上顶尖。然而,它之所以成功,在于用真诚打动人心,这是讲好故事、做出好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一类作品能越来越受到国人推崇,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演绎。只有让“中国基因”深入中国作品,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创造出更多“中国奇谭”。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