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神舟十四号“回家” 中国航天再出发

2022年12月05日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四号乘组为何“最忙”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透过神舟十四号乘组的双眼,我们得以饱览中国空间站升级扩建后的崭新面貌,“大三居”宽敞舒适,科学实验舱有模有样,组合机械臂默契开工。【详细

  此次“出差”归来的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组”,他们见证了中国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经历了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在中国空间站从技术验证向空间站建造的转换中,神舟十四号乘组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详细

  “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

  “永远值得期待”的底气十足,源自中国航天人的了不起。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的印记闪耀星河,成为中华民族飞天圆梦的生动注脚。中国空间站如今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每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圈。【详细

  中国几代航天人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都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走向太空的漫漫征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详细

  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离开中国空间站之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将空间站钥匙郑重交到神舟十五号乘组手中。这把钥匙,交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饱含的是依依惜别的深情,传递的是金光闪闪的梦想。新时代新征程,航天人奋勇向前、勇攀高峰,必将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航天事业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印证着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逻辑。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航天强国建设,正以势不可挡的步伐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东方网)

  V视角:

  @Bryant曼巴魂:欢迎三位航天英雄回家!

  @逃离陌上的软耳甜兔: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半年了啊!辛苦了!

  @北京猫妖:中国空间站培育的水稻种子胖胖的,好可爱!不知什么时候能吃到用它们种出来的大米?

  @少女们:致敬中国航天人!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一代代航天人排除万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乘组的太空之旅注定将载入史册。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再出发的中国航天,将继续勇攀高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神舟十四号“回家” 中国航天再出发

2022-12-05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四号乘组为何“最忙”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透过神舟十四号乘组的双眼,我们得以饱览中国空间站升级扩建后的崭新面貌,“大三居”宽敞舒适,科学实验舱有模有样,组合机械臂默契开工。【详细

  此次“出差”归来的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组”,他们见证了中国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经历了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在中国空间站从技术验证向空间站建造的转换中,神舟十四号乘组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详细

  “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

  “永远值得期待”的底气十足,源自中国航天人的了不起。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的印记闪耀星河,成为中华民族飞天圆梦的生动注脚。中国空间站如今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每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圈。【详细

  中国几代航天人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都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走向太空的漫漫征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详细

  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离开中国空间站之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将空间站钥匙郑重交到神舟十五号乘组手中。这把钥匙,交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饱含的是依依惜别的深情,传递的是金光闪闪的梦想。新时代新征程,航天人奋勇向前、勇攀高峰,必将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航天事业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印证着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逻辑。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航天强国建设,正以势不可挡的步伐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东方网)

  V视角:

  @Bryant曼巴魂:欢迎三位航天英雄回家!

  @逃离陌上的软耳甜兔: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半年了啊!辛苦了!

  @北京猫妖:中国空间站培育的水稻种子胖胖的,好可爱!不知什么时候能吃到用它们种出来的大米?

  @少女们:致敬中国航天人!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一代代航天人排除万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乘组的太空之旅注定将载入史册。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再出发的中国航天,将继续勇攀高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