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孤独求医成痛点,陪诊服务是刚需

2022年07月05日 07:47   来源:钱江晚报   

  新闻回顾:陪人看病,悄悄成了一门生意。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一群陪诊师,而实际业务还包括预约检查、取报告、拿药……

  每一单生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行业看似很简单,却承担着高风险。由于行业刚起步,准入门槛不高,也没有规范化,更没有监管,交易大多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这个基础在意外面前短暂又薄弱。

  网友“罗明强”:专业的陪护陪诊也许会更让人安心!

  网友“笑得灿烂??”:就像导游一样,导医这个行业也非常有存在的必要。

  网友“晨曦”:只要你想得到的,就有人从事这样的工作,而你想不到的职业,也早就有人干得热火朝天了。

  网友“寂寞高手”:这行业前景不错的,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做个无痛胃镜体检,要人陪同,因为要打麻药。

  网友“豆芽”:前两年,我奶奶身体不好一直住院,我攒下点陪伴经验。然后试水陪诊师,接过一单。早起陪一个程序员去做无痛胃镜,因为全麻需要有人陪同。早7点出门,上午10点收工,收入200元+。

  网友“宀徽”:上次脚被砸骨折了,自己去医院,挂号拍片拿药回家养伤,同情自己。

  网友“旧时一年”:支持这个行业。孤身在外,我就遇到过自己就诊住院的时刻,对这个需求有体会。以后可以的话也愿意去做兼职,给陌生人一点陪伴支持。

  网友“L*yue”:行业规范的话,能解决很多问题。

  网友“素”:个人觉得是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因为老龄化和子女不同住或者不在一个地方,很多老人生病无法就医,有人能陪护确实放心多了。不过一定要做好行业规范,这样对被陪护的人也比较安全,对陪护人员也会少很多说不清楚的麻烦。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住院“零陪护”如何实现?    2022年02月23日
  • ·坚决防治水军绑架网络舆论    2021年01月22日
  • ·剪断短视频侵权的黑手    2022年04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孤独求医成痛点,陪诊服务是刚需

    2022-07-05 07:47 来源:钱江晚报

      新闻回顾:陪人看病,悄悄成了一门生意。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一群陪诊师,而实际业务还包括预约检查、取报告、拿药……

      每一单生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行业看似很简单,却承担着高风险。由于行业刚起步,准入门槛不高,也没有规范化,更没有监管,交易大多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这个基础在意外面前短暂又薄弱。

      网友“罗明强”:专业的陪护陪诊也许会更让人安心!

      网友“笑得灿烂??”:就像导游一样,导医这个行业也非常有存在的必要。

      网友“晨曦”:只要你想得到的,就有人从事这样的工作,而你想不到的职业,也早就有人干得热火朝天了。

      网友“寂寞高手”:这行业前景不错的,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做个无痛胃镜体检,要人陪同,因为要打麻药。

      网友“豆芽”:前两年,我奶奶身体不好一直住院,我攒下点陪伴经验。然后试水陪诊师,接过一单。早起陪一个程序员去做无痛胃镜,因为全麻需要有人陪同。早7点出门,上午10点收工,收入200元+。

      网友“宀徽”:上次脚被砸骨折了,自己去医院,挂号拍片拿药回家养伤,同情自己。

      网友“旧时一年”:支持这个行业。孤身在外,我就遇到过自己就诊住院的时刻,对这个需求有体会。以后可以的话也愿意去做兼职,给陌生人一点陪伴支持。

      网友“L*yue”:行业规范的话,能解决很多问题。

      网友“素”:个人觉得是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因为老龄化和子女不同住或者不在一个地方,很多老人生病无法就医,有人能陪护确实放心多了。不过一定要做好行业规范,这样对被陪护的人也比较安全,对陪护人员也会少很多说不清楚的麻烦。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