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制食品药品在网络上盛行,从咸菜、腊肉、腐乳到果酒、饼干和糕点,再到减肥酵素、压片糖果、中药茶饮,这些产品被商家打上“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等标签,深受不少消费者青睐。但与此同时,商家无生产经营资质、无相关标签等问题也被频频曝光。
从零食到农副产品,再到保健品,这些年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自制食品出圈,它们往往打着“用心手作”“原料上乘”“独家配方”“私人订制”等标签来吸引消费者。其一方面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消费的追求,像“无添加”概念就备受追捧;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货真价实的自制产品通过网络平台扩大了营销渠道,让更多消费者可以方便购买。如一些个体工商户自制的腊肉、香肠等。但是,从媒体的调查来看,这些林林总总的自制产品,也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比如,报道中就介绍,某购物平台上的一款正热销的瘦身食品——酵素梅,经营许可地、发货地和生产地竟分别显示在全国的三个地方;一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花374元购买了一款手工自制牛肉干,收货后却发现肉已变质,其包装标签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查无此号,连店铺名称都是商家虚构的。说到底,这些质量存疑、来历不明的“自制产品”,都有借“自制”概念来回避监管要求的嫌疑,如果任其蔓延,既有违市场公平,也很可能给消费者权益造成伤害。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制食品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销售。比如,如果在网上售卖的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自制食品,如自制水果罐头、蛋糕等,入网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一系列生产、经营食品的资质许可。对此,各网络平台应该依规加强相应的把关,防止不合规的自制食品通过网络平台肆意流入市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依据现实情况,继续完善自制食品的分类监管措施,更加明确各类自制食品的入市标准,给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平台等树立更清晰的预期,也避免被钻空子。
还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面对五花八门,打着各类标签的自制食品、药品,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比如,不能过度迷信“纯天然”“独家配方”等概念,防止被割“韭菜”。此外,无论是什么概念的商品,都应该注意辨别其生产信息,对于“来历不明”的产品,就应该多留个心眼,谨慎购买。
但要提醒的是,鉴于现实中自制食品和药品种类的多样性、来源的复杂性,对其监管也应该追求精准性、针对性,切忌“一刀切”。比如,不少在网上销售的农副产品就属于自产自销,这个时候如果完全按照一般的食品监管标准来设立过高的入市门槛,就意味着很可能堵住一些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出路,其对应的是增收和就业问题。因此,在规范自制食品销售,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又要避免影响一些合法的、安全的自制食品的销路,这考验的是监管的智慧。总之,不能一强调规范自制食品销售,否则就变成了对整个行业的打击。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很有必要。(朱昌俊)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