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从目前来看,仍要抓住发展的各项有利条件,确保经济稳健增长,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而从长远来看,只有扎实推动政策落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速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顶住新的下行压力,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
“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失去信心。”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我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努力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在合理区间。从下阶段走势来看,虽然短期经济运行存在一定压力,但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
判断我国的经济运行趋势,不仅要看速度,也要看质量和效益。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5%、35.4%;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创新发展态势持续,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转型升级效果不断显现。与此同时,我国发展阶段发生变化,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相关行业快速增长,市场对中高端产品需求增加,产业升级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产业升级。从当前疫情态势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受到国内需求提升存在难度、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短时期内通过整体经营来提高利润存在难度,而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数字化转型来降低成本则更为可行。
面对波诡云谲的形势变化,中国有足够大的政策空间、足够多的政策工具、足够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从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点燃转型发展“引擎”,到今年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将科技改革成果上升到国家法律制度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与此同时,年内计划加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设力度,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随着越来越密集的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落实,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新兴行业创新发展的势头将更加凸显,产业将不断向着中高端迈进。
当然从目前来看,仍要抓住发展的各项有利条件,确保经济稳健增长,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而从长远来看,只有扎实推动政策落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速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顶住新的下行压力,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开局总体平稳 推动中国经济勇毅前行
保持定力 实现经济稳步提“质”合理增“量”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