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严惩趁“疫”发财,让民众不再为“白菜价”担心

2022年03月29日 15: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棵普通白菜经过分拣、包装后竟然能以77.9元的价格进行售卖。3月26日,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因构成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处以50万元的顶格罚款。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刘天一/摄

  “高端”经营同样需要诚信

  高岛屋走的是高端路线,本该严格审核店内商品,可是天价白菜中,店家对供应商的商品未经核实就上架,是导致欺诈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消费者是冲高端百货这块牌子去的。高品质才有高溢价,但若品质无法保证,如何取信消费者?高端菜比的是品质,是供应链,比的更是管理。

  这几年精品蔬菜日渐被市场接受,人们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买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这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有利于经营者错位经营共同繁荣市场。在这样的格局下,那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有特色的商家会获得市场回报。【详细

  虚构“原价”是价格欺诈 

  虚构“原价”目的,当然是为了抬高售价,无疑构成价格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因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汪某被处以10万元顶格处罚,高岛屋百货公司被处以50万元顶格处罚,属于咎由自取。【详细

  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行为;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详细

  严厉打击借疫情哄抬物价

  这起欺诈的出现,对市场信心是个打击。个别人赚黑钱,其实是整个行业在买单。无良商户利用了那些诚信经营的商户,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而一旦东窗事发,毁掉的也是整个行业。耍聪明不可能赢得未来,只有踏实经营才能取信消费者。【详细

  借疫情哄抬物价、价格欺诈,就该严厉打击和重罚。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增强防疫应急能力,一方面,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加大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指导民众如何正确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及时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做好口罩等防疫用品和大米、肉禽蛋奶及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工作,在疫情暴发时能够迅速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不给不法商家制造物资短缺的社会恐慌。【详细

  (以上综合东方网、红网、钱江晚报)

  V视角: 

  @xa_lzx:打击不良奸商,抵制坑害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哪个商家不守法就让它门可罗雀、丧失客源。

  @玛日内格:这家商场卖的水果蔬菜一直都很贵啊!

  @前前:自从疫情严重以来,感觉菜的质量品质没有以前好了。

  @风景线9327:“国际大都市”的菜价。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疫情最吃紧的当口,物价无疑是大众非常关心的话题之一。此时此刻,一些商店却被曝出销售“天价白菜”,甚至涉嫌欺诈,这种不法行为对市场和市民都是个不小的打击。对于趁“疫”发财、哄抬物价等行为,该严惩的要严惩。不过,疫情防控到如今,很多民生小事也在考验着各地的治理能力,应急预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民众不再为“白菜价”担心,对各地来说,显然都是一道必答题。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严惩趁“疫”发财,让民众不再为“白菜价”担心

2022-03-29 15: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棵普通白菜经过分拣、包装后竟然能以77.9元的价格进行售卖。3月26日,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因构成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处以50万元的顶格罚款。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刘天一/摄

  “高端”经营同样需要诚信

  高岛屋走的是高端路线,本该严格审核店内商品,可是天价白菜中,店家对供应商的商品未经核实就上架,是导致欺诈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消费者是冲高端百货这块牌子去的。高品质才有高溢价,但若品质无法保证,如何取信消费者?高端菜比的是品质,是供应链,比的更是管理。

  这几年精品蔬菜日渐被市场接受,人们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买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这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有利于经营者错位经营共同繁荣市场。在这样的格局下,那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有特色的商家会获得市场回报。【详细

  虚构“原价”是价格欺诈 

  虚构“原价”目的,当然是为了抬高售价,无疑构成价格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因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汪某被处以10万元顶格处罚,高岛屋百货公司被处以50万元顶格处罚,属于咎由自取。【详细

  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行为;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详细

  严厉打击借疫情哄抬物价

  这起欺诈的出现,对市场信心是个打击。个别人赚黑钱,其实是整个行业在买单。无良商户利用了那些诚信经营的商户,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而一旦东窗事发,毁掉的也是整个行业。耍聪明不可能赢得未来,只有踏实经营才能取信消费者。【详细

  借疫情哄抬物价、价格欺诈,就该严厉打击和重罚。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增强防疫应急能力,一方面,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加大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指导民众如何正确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及时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做好口罩等防疫用品和大米、肉禽蛋奶及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工作,在疫情暴发时能够迅速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不给不法商家制造物资短缺的社会恐慌。【详细

  (以上综合东方网、红网、钱江晚报)

  V视角: 

  @xa_lzx:打击不良奸商,抵制坑害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哪个商家不守法就让它门可罗雀、丧失客源。

  @玛日内格:这家商场卖的水果蔬菜一直都很贵啊!

  @前前:自从疫情严重以来,感觉菜的质量品质没有以前好了。

  @风景线9327:“国际大都市”的菜价。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疫情最吃紧的当口,物价无疑是大众非常关心的话题之一。此时此刻,一些商店却被曝出销售“天价白菜”,甚至涉嫌欺诈,这种不法行为对市场和市民都是个不小的打击。对于趁“疫”发财、哄抬物价等行为,该严惩的要严惩。不过,疫情防控到如今,很多民生小事也在考验着各地的治理能力,应急预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民众不再为“白菜价”担心,对各地来说,显然都是一道必答题。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