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熨平扩大的物价“剪刀差”?

2021年08月17日 10: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无论PPI还是CPI,既是经济数据,更是民生指标,它反映着企业浮沉,牵动着万家冷暖。积极熨平物价“剪刀差”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恢复,服务基本民生。

  在外界看来单调枯燥的统计数字,落到企业身上,就是真金白银的成本、利润,就是企业直观鲜活的生存压力。一个百分点的变动,背后可能是无数中小企业的生死兴衰和企业员工的柴米油盐。物价“剪刀差”的变化即是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指标的显著变化受到了市场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1%,PPI同比涨幅重回年内高点9%,二者“剪刀差”由前两月的7.7个百分点扩大至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物价“剪刀差”扩大,表明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不畅,这对于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来说,意味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但产品销售价格却上不去,成本压力不能及时同步释放,盈利空间不断缩减。加之受到疫情影响,内需恢复仍显不足,尤其是那些没有规模优势、欠缺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压力会更大。

  物价“剪刀差”,关系到企业预期和市场信心,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成因方面。众所周知,PPI近来之所以持续高位震荡,主要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传导和基期等因素的影响。而CPI持续低位运行,则主要是由于我国下游工业消费品供给充足,竞争充分,尤其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带动了猪肉价格明显下降,也有力地平抑了整体物价的上涨。二是发展趋势方面。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供需基本稳定,这是未来物价走势企稳的大前提。随着全球产能逐步恢复和基数效应消退,物价“剪刀差”未来有望渐趋收窄。

  面对当前较大物价“剪刀差”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发力缓解。一是企业自身要“拼一把”。主要是通过优化管理、挖潜降本、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加强营销等,最大程度为自己争取生存发展空间。二是政府层面从政策上“拉一把”。要在加大力度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六稳”“六保”,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无论PPI还是CPI,既是经济数据,更是民生指标,它反映着企业浮沉,牵动着万家冷暖。积极熨平物价“剪刀差”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恢复,服务基本民生。(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三方面“赋能”,为中小微企业“输血”

     坚持三种思维 走好今年经济“下半场”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如何熨平扩大的物价“剪刀差”?

2021-08-17 10: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