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如何“融”出新动能?

2021年03月07日 08: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两会热评】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赋能、创新固本。做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让实体经济借助科技创新之力跃升腾飞,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报告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这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地位更加重要。正是因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创新型国家建设才取得了丰硕成果。“天眼”问世、“九章”诞生、“蛟龙”入海、“嫦娥五号”奔月采样、“天问一号”探测火星、“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一系列骄人成果向世人展示着我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尽管科技创新势头良好,但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个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研究投入不够,原始创新能力尚需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一些“卡脖子”技术需要尽快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存在机制性问题,需求对供给正反馈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需要运用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加以解决。

  基础研究有其规律和周期,需要有挺过“寂寞沙洲冷”的耐力。针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够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正是对科技创新规律的尊重,以务虚之功,成务实之效。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同时,还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这些举措着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高端供给能力,有利于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减少“卡脖子”技术对实体经济产业转型的掣肘。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慢、推广难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这些举措充分尊重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市场激励企业创新、检验创新成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助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的机制性难题。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赋能、创新固本。做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让实体经济借助科技创新之力跃升腾飞,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围绕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部署安排。随着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提升工业发展效益,要坚持科技引领数字赋能金融助力

     保持稳健复苏还需科技助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如何“融”出新动能?

2021-03-07 08: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