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小小购物车,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浓缩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时代大图景。在春节消费中发现新的热点,于结构变化中找准百姓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亿万消费者的“购物车”将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牛年春节,中国经济喜迎“开门红”。2月11日至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1月20日至2月18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达9057.6亿元……一个奋力“犇”跑的中国“牛气冲天”。
“牛气冲天”正是因为“底气十足”。各地各单位不仅努力做好春节防疫,更确保节日期间民生有保障,让返乡过年者顺心,让就地过年者暖心。春节假期中,不少城市免费开放公园、景区,以及部分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体育场馆,想方设法满足就地过年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地方出台激励措施,提供消费券、补贴房租,以岗留工、以薪留工,发放节日礼包,丰富业余生活。从“有力度”的春节疫情防控到“有温度”的民生保障举措,都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呵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非接触、少聚集安全消费成为共识,预约制、错峰式休闲度假广受推崇。快递行业“春节不打烊”,流动的年货催生新的消费需求,激活庞大的内需市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越来越多人随时随地“云”过年,“一部手机逛商圈”“线上观花市”“线上办年货”;就地过年助力“宅经济”“夜间经济”,带火本地游、周边游……小康生活的道路上,互联网创新、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日新月异。
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由消费时点放眼中国市场,中国人民向着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过程,蕴含着微观生活改善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伴随着供给大幅提升与内需持续旺盛的良性互动。包括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既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优势,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潜力。
要让消费市场潜力迸发,继续“牛劲十足”,就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比如,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又如,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流通成本降下来。另外,针对新型消费发展还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短板和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措施予以解决。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小小购物车,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浓缩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时代大图景。在春节消费中发现新的热点,于结构变化中找准百姓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亿万消费者的“购物车”将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消费圈“最强春节档” 实测中国经济韧性之强
别样“年经济”折射中国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