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蛋壳公寓事件:商业创新不是资本骗局的借口

2020年11月25日 07:45   来源:红网   田琬琦

  11月23日晚,一则“年轻女孩变泼妇拿刀维权”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迅速引发热议。据报道,该事件的原委是中国知名互联网长租公寓“蛋壳”炸雷,年轻租户被忽悠签了房租贷,被驱赶出出租房后,还被要求偿还贷款,因此与房东一家起了冲突。

  网友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这么失态。其实早在月初,就有媒体爆出“蛋壳公寓北京总部数百人维权,各地供应商集体讨薪,现场爆发肢体冲突”的新闻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同样作为受害者的房东和租户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刀相向,但对于主要责任方的蛋壳公寓平台,除了道义上的谴责,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蛋壳公寓于创设之初,自诩是传统租赁市场的颠覆者,在蛋壳公寓执行董事沈博阳看来,长租公寓将会是一个诞生独角兽级企业的市场。但是这个看似能够完美满足社会痛点和大城市打工人租房需求的创新项目,最终还是没能经得住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据蛋壳公寓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仅第一季度净亏损就达12.31亿元,亏损估计正在一步步扩大。

  其实,长租公寓的模式是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其先租赁,在二次装修之后再租给住户的运营模式太过于单一,而且巨大的前提成本投入会极大地降低利润,这样的模式显然一旦失去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很难维持下去的。而这样糟糕的后果不应该由租户和房东单方面去承担。对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而言,“996”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们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可如今连一个能够寄存满身疲惫的港湾都被无情地夺走。蛋壳公寓曾经给他们描述的美好愿景不仅无法付诸现实,这些可怜的年轻人还要继续为这个错误偿还贷款,这样的结果确实让人无法接受。

  其实在互联网公司大热的当下,蛋壳公寓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公众因此遭遇损失也不是头一次。有心人不难发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给了市场很大的自由用以保护创新项目和广大创业者的创新机动性,这无疑从宏观角度给了市场更多的自主权和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管得松”不代表“放手不管”,商业创新不是资本骗局的借口,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国家也确实应该出手肃清市场乱象,完善审核制度,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创新创业是好事,大众也愿意支持,但是一定是要以保证用户合法权益为基础和前提的。

  大家同为“打工人”,只希望小小的“蛋壳”真的能给漂泊者一个安身之处。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蛋壳公寓事件:商业创新不是资本骗局的借口

2020-11-25 07:45 来源:红网 田琬琦

  11月23日晚,一则“年轻女孩变泼妇拿刀维权”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迅速引发热议。据报道,该事件的原委是中国知名互联网长租公寓“蛋壳”炸雷,年轻租户被忽悠签了房租贷,被驱赶出出租房后,还被要求偿还贷款,因此与房东一家起了冲突。

  网友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这么失态。其实早在月初,就有媒体爆出“蛋壳公寓北京总部数百人维权,各地供应商集体讨薪,现场爆发肢体冲突”的新闻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同样作为受害者的房东和租户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刀相向,但对于主要责任方的蛋壳公寓平台,除了道义上的谴责,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蛋壳公寓于创设之初,自诩是传统租赁市场的颠覆者,在蛋壳公寓执行董事沈博阳看来,长租公寓将会是一个诞生独角兽级企业的市场。但是这个看似能够完美满足社会痛点和大城市打工人租房需求的创新项目,最终还是没能经得住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据蛋壳公寓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仅第一季度净亏损就达12.31亿元,亏损估计正在一步步扩大。

  其实,长租公寓的模式是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其先租赁,在二次装修之后再租给住户的运营模式太过于单一,而且巨大的前提成本投入会极大地降低利润,这样的模式显然一旦失去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很难维持下去的。而这样糟糕的后果不应该由租户和房东单方面去承担。对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而言,“996”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们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可如今连一个能够寄存满身疲惫的港湾都被无情地夺走。蛋壳公寓曾经给他们描述的美好愿景不仅无法付诸现实,这些可怜的年轻人还要继续为这个错误偿还贷款,这样的结果确实让人无法接受。

  其实在互联网公司大热的当下,蛋壳公寓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公众因此遭遇损失也不是头一次。有心人不难发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给了市场很大的自由用以保护创新项目和广大创业者的创新机动性,这无疑从宏观角度给了市场更多的自主权和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管得松”不代表“放手不管”,商业创新不是资本骗局的借口,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国家也确实应该出手肃清市场乱象,完善审核制度,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创新创业是好事,大众也愿意支持,但是一定是要以保证用户合法权益为基础和前提的。

  大家同为“打工人”,只希望小小的“蛋壳”真的能给漂泊者一个安身之处。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