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应当成为科技人才的“集散地”

2020年10月05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夙认为,在人才的“集聚”方面,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同时,经济特区作为探索先进发展模式路径的“尖子生”,不能只是单向吸引人才,更要做人才“集散地”,有“集聚”更要有“散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经济特区四十年的辉煌征程,恰是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最佳注脚。

  经济特区甫一设立,怀揣拼搏奋斗之心的百万人口南下,为稚嫩的经济特区注入了第一股“人气”。以深圳为例,特区建立时不到3万人口,目前已经超过了2000万。生生不息的人才“移民潮”,是特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经济特区应当把人才工作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科技人才工作当作“牛鼻子”,争做新时代科技人才的“集散地”。

  在人才的“集聚”方面,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

  一是把产业定位于吸引科技人才的落脚点。当前,打通“产学研”合作壁垒和促进科技理论成果转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特区吸引科技人才,必须找准落脚点。如果吸引科技人才的落脚点依然是高校等科研机构,那只是单纯实现人才的跨地域流动,而没有发挥引进科技人才、增加本地发展新动能的实质目的。科技人才及其研究成果只有运用于具体产业,才能推动智力成果转化进而提高生产力,才能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

  二是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作为吸引人才的“定心丸”。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经具备了国内相对领先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些优势能够节省人才在经济特区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特区人才引进工作的成功率与效率,坚定外部人才奔向经济特区“怀抱”的决心和信心。

  三是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吸引高端人才的“催化剂”。深圳特区治理茅洲河、厦门特区治理筼筜湖,都是为了营造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生态环境,珠海更是把优美的环境打造成了一张“名片”。对于不少高端科技人才而言,生态环境的优劣正成为其决定在何处干事创业的重要参考因素。经济特区要继续发展和维持“宜产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增强吸引高端人才流入的竞争力。

  四是把宽容的社会氛围作为吸引外来人才的价值灵魂。经济特区在社会氛围的营造上,需要注重两个特别的方向。一方面要营造有利于外来人才迅速融入本地生活的氛围,深圳特区提出的“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简单凝练而又朗朗上口,巧妙地强化了外来人才的本地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文化氛围,并通过诸如制定“个人破产条例”等制度性举措,呵护人才敢闯敢干的进取心。

  经济特区作为探索先进发展模式路径的“尖子生”,不能只是单向吸引人才,更要做人才“集散地”,有“集聚”更要有“散发”。

  一方面,随着特区范围内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存在迁移的客观需要。特区在进行产业疏解和产业转移时,应推动相应的产业人才和科技人才跟着产业走,使这些人才能够继续造福产业的输入地。另一方面,特区在鼓励科技人才反向流动时,可以把诸如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等许多有益经验与兄弟省市共享,在科技人才的“集散”中“授人以渔”。

  经济特区只有继续做好科技人才工作,才能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做出新成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行业改革发展研究室主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夙)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创办经济特区的光辉成就与经验启示

     经济特区发展率先实现五大跨越

     继续“敢为天下先” 经济特区在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经济特区应当成为科技人才的“集散地”

2020-10-05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