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珠海经济特区诞生。40年来,经过不懈奋斗和艰苦探索,珠海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将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珠海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
珠海经济特区40年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特色
珠海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特区建立40年来,珠海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大胆地闯、勇敢地试,走出了一条与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不一样的路子,形成了鲜明的珠海特色。
40年来,珠海始终牢记特区使命,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到兴办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再到创立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从首创土地管理“五个统一”的珠海模式,到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珠海以创造性力量和改革行动,诠释了特区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使命担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珠海在全国首开重奖科技人员先河,之后又陆续出台国内第一个技术入股的地方法规、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庭等,书写了我国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的新篇章。
40年来,珠海始终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特区成立之初,珠海就确立“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和环境保护“八个不准”,以及建设项目“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留下了自然本底和绿色空间,形成了“开门见山、推窗见海、山海相依、绿水蓝天”的独特城市景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生态文明奖”等一系列荣誉,见证了珠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不懈探索。
40年来,珠海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走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之路。早期珠海交通处于珠三角“盲肠”位置,但珠海始终以敢闯敢拼的精神,从实际出发谋求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石油加工、电力能源等六大产业,一大批“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显现出发展活力和后劲,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等加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435.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19年达到17.55万元,长期名列全国前茅。
40年来,珠海始终注重改善民生,坚持走共享发展之路。珠海长期注重发展教育和社会事业,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率先推行以“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为目标的全民医保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坚持以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创建珠海大学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建成仅次于广州的全省第二大高等教育基地,极大地提升了珠海城市竞争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6年的1484元提高到55219元,增长36.2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位居前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时代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珠海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当好排头兵,在加强高强度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
在推动高强度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努力推动珠海转向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要引进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争取设立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运营模式和激励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前沿技术、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集聚更多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全链条的创新投融资体系,服务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区域创新圈,加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港澳金融、信息、科教等优势与珠海产业创新有机融合,增强辐射和服务珠江西岸的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国际研究机构在珠海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搭建联合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区位、环境和政策等优势,培养和引进更多创新人才,使珠海成为珠三角人才高地。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珠海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六大产业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滞后,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必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要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建设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加强珠澳协同发展,推动形成方向清晰、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空间结构。
在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要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激发珠海经济特区创新活力。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着力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和数据交易市场等新要素市场,培育与高强度创新相适应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走在前列。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是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建设制度型开放高地。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在商事登记、贸易监管、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等领域深入探索,强化遵循国际惯例的法律服务供给、体现国际水准的政策服务供给、链接国际网络的通道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服务业高水平开放试点,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
新时代珠海肩负着服务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推进珠澳合作开发横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增强担当意识、使命意识,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深化珠澳合作,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将横琴建设成为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为“一国两制”顺利实施和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建设优势独特的高水平开放区。发挥澳门的特殊地位、单独关税区和国际贸易自由港等优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结合“两制”优势的高水平开放区。优化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创造条件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好、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政策实施。放宽现代服务业从业限制,允许具有澳门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合作区直接提供金融、建筑、设计、财会、教育、医疗等领域服务。加强澳珠跨境金融深度合作,支持在合作区内设立澳门证券交易所。推进珠海港与香港、东南亚建立港口联盟。
加快珠澳合作平台建设。推进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中医药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平台建设,推动建立“澳门资本+全球技术+创新人才+横琴载体”产业合作新模式。加快中拉经贸合作园建设,发挥好澳门“精准联系人”的作用,把横琴建设成为“内联外拓”的枢纽和平台。加快珠澳合作领域向科技教育领域拓展,建设横琴科学城,打造“未来产业岛”。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建立与自贸区定位相匹配、与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适应、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结合部”,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实施更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高度开放的投融资体制。创新通关模式,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等方面探索更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
建设国际一流基础设施。在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立体交通网、地下综合管网、供排水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基础上,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加快5G、数据中心、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打下坚实基础。
共建珠澳优质生活圈。在横琴建设连接澳门的高铁枢纽,推动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络。给予在横琴生活、工作的澳门居民以“市民待遇”,允许澳门居民凭有效居住证在横琴享受珠海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推动珠澳民生领域深度合作,不断提高两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