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浪费行为侵蚀社会资源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必须充分认识到,浪费行为具有“溢出效应”,侵蚀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铺张浪费之风,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秀传统文化,败坏社会风气。厉行节约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社会公德。节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详细】
保障粮食安全,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把节约粮食放在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节粮减损是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有效的措施。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不仅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投入相对较小,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详细】
切实培养节俭节约习惯
今天,物质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树牢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但只有把节约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社会文明的新刻度;只有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民族美德的新篇章。【详细】
餐饮浪费,往往出于“要面子”“摆阔气”等心理,而倡导节约的人却常常被视为“小气”“斤斤计较”。制止浪费的背后,其实是要进行一场“观念革命”。让浪费者与节约者,在社会舆论和荣辱感上“攻守易势”。让“大气”“豪爽”等褒义词,与那些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人绝缘;让人们在主张节约时,可以抬头挺胸、理直气壮,不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详细】
需更加刚性的制度约束
约束越来越严,在状态上必须适应“坚决”。既是硬性要求,不容丝毫含糊,各方面必将制定实施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于每一个公民而言,从现在起就要主动调整状态,坚持从我做起,讲“粮心”,把节约节俭理念真正融入生活中,实实在在体现在一日三餐上。伴随着约束越来越严,现在不去调整,不去适应,到时面临的可能不只是难以适应的尴尬,可能还有更严厉的惩戒。【详细】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反对浪费,在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代表的各类条例、文件中,多次提及食物浪费问题。目前,我们亟需一部专门针对食物浪费的法律,对于各种浪费行为给予清晰界定,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强化国家监察机构作为监督主体的责任和使命,让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详细】
微言大义:
@iBingo: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夏月:大胃王们,也算是浪费粮食吧,该管管了!
@懿诺千荨:好吃的那么多,不浪费,才是最香的!
@我的宝贝是小狮子呀:我绝对是典范。一天的主食不超过100克,热量不超过1000卡。
@蓝色火苗苗:有时衡量一个人的品位修养,眼睛往吃完饭的桌面一扫,就明白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国家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制止浪费、构建节约型社会也是一样,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从每个人做起,从这一餐做起。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