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萍: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变局与广东应对

2020年06月30日 08: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吴伟萍

  提要

  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壮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着力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升级支撑能力;着力发挥“双区驱动效应”,拓展广东经济发展新空间。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扩散,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构。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经济和产业发展也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需要紧紧扭住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培育新动能三个关键点,多措并举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长期准备,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激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A

  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急剧下滑。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扩散以及各国应对能力的差异,国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尤为悲观。大型机构和银行纷纷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疫情扩散已使今年经济较去年增长的希望破灭,疫情使全球经济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同样,经合组织(OECD)在3月2日的《全球经济评估报告》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9%下调至2.4%,并警告称,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可能会使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跌至1.5%。

  新冠疫情也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随着疫情全球发酵,已经形成了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向产业链条传递的负外部效应。由疫情初期的产业链供给影响为主的单项影响变为“需求”“供给”双向传导负反馈作用。疫情在全球蔓延,也给我国带来外需订单的减少和供应链部分“断链”。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已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在电子、机械和设备等领域,国际经济链条已相互镶嵌、密不可分,如果全球疫情短期内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将对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全球疫情迅速扩散使全球产业链上的供给、生产和销售受到冲击,拖慢全球贸易。同时,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出入境限制和隔离措施,贸易限制措施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也借机大行其道。

  B

  疫情使广东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广东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关分析显示,此次新冠疫情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要超过2003年的非典。对于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来说,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广东的服务业首当其冲遭遇冲击,需求端存在消费抑制。2003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7.8∶52.4∶39.8,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而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4.0∶40.5∶55.5,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在此次疫情中,由于受到交通管制、公共防疫等措施的影响,在需求侧方面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509.39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下降幅度均在15%-30%,这对于服务业已占据地区经济主导地位的广东来说影响非常大。由于服务需求具有较大的季节弹性,很难在疫情好转后得到迅速恢复,因此对广东全年的经济增长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受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双重叠加的影响,广东制造业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新冠疫情导致复工推迟、订单交付延误、供应链受阻等困难,使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遭遇较大冲击,特别是固定成本较高的制造行业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广东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1.42亿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制造业下降 15.6%。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叠加国内制造成本上升和对美出口关税增加的影响,广东的制造业外迁压力进一步加大,需要警惕这种外迁可能导致部分产业的链条断裂,破坏广东产业链条的完整性。

  三是广东的外贸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2019年进出口总额为7.14万亿元,占全国的22.6%,作为国际经贸往来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首当其冲将受到冲击和影响。目前广东传统优势出口行业订单急剧下滑,对广东外贸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非常大,海外疫情的急剧蔓延已经给广东外贸企业带来了第二波冲击。2020年一季度,广东进出口总额13695.0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出口7926.4亿元,下降14.4%。随着国家和广东省出台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政策,外贸有望后续出现恢复性反弹,但恢复程度取决于境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

  C

  疫情之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危中见机”

  尽管新冠疫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短期内对广东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更有可能变“危”为“机”,加速广东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首先是疫情导致服务业的消费方式改变和消费升级加速,网上购物、网络娱乐、非现场消费等新的服务模式将带动电商、网络电影、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更加流行;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互联网服务产业将加速崛起,从而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快递、外卖等行业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广东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表现比较活跃,电子商务、在线学习、远程问诊等较快发展,2020年1-4月,广东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8.1%,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比一季度提高5.0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方面,医疗、康养、健身、体育等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性被更多人接受,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其次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广东的不少制造业企业已开始认识到本次疫情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趋势,主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自身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疫情导致用工中断将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机器换人”的步伐,以降低人工成本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大批“数字工厂”“无人工厂”将涌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特别是本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也对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医疗救援、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相关应急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和市场空间。

  D

  广东要以产业政策“组合拳”应对疫情冲击

  为有效减轻新冠疫情对广东经济与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把握新机遇,以短期应急措施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从补短板、抓创新、谋发展出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当前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面临重构,呈现区域产业链集群化的新特征。在此背景下,广东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保障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高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实施“强链工程”,强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并加快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前沿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打造“水平分工+垂直整合”的区域产业链集群,在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科创平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着力发展壮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新冠疫情极大推动了大健康理念的普及,加速居民绿色、安全、健康消费进程,广东要把握公共卫生应急需求和居民安全健康消费需求升级契机,积极发展大健康服务新业态,形成消费新热点。同时,居民的长期消费趋向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云端经济”“宅经济”等新消费业态正在深刻重塑生活形态,应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娱乐、在线教育等信息网络消费新业态,打造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在线消费等消费新模式。

  三是着力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升级支撑能力。应按照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广东省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推进5G通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释放跨界融合潜能。通过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战疫情稳经济,为广东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四是着力发挥“双区驱动效应”,拓展广东经济发展新空间。新冠疫情下要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以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不断强化广深“双核联动”,深化珠三角城市战略合作,推进产业、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发展,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大在东西两翼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力度,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特色中草药等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共同参与“双区”建设,带动全省全域协同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吴伟萍: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变局与广东应对

2020-06-30 08: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吴伟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