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一系列财政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资金政策,不仅仅是救急救困,也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放水养鱼”,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用足用好这些规模性政策举措,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强化落实。
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期间,在青岛通过视频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李克强说,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六稳”“六保”,确定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这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作为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资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更加注重帮扶企业,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力量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6月1日中国政府网)
总理对财政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提出具体要求,显示出国务院对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视。这一系列财政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资金政策,不仅仅是救急救困,也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放水养鱼”,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用足用好这些规模性政策举措,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强化落实。
首先,财政支付方式需要改革创新。以往财政资金往往都是一级一级向下拨付,有的到达基层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市场机遇转瞬即逝,特别是疫情持续已经几个月的情况下,作为受疫情冲击更大更明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服务业从业人员等低收入人群,迫切需要财政资金的帮扶,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也需要特殊办理,这个“特殊”就是深化改革创新的过程。正基于此,总理提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让新增的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流转效率,减少流转过程中的“漏损”,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效应。
对于基层政府来说,用好用足中央拨付的专项资金,不能按部就班,坐在办公室等企业申请,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一方面,基层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深入企业、深入市场,了解基层所需,了解群众所盼,及时将中央拨付的资金用在最需要处,用到最关键时。另一方面,要简化拨付流程,建立相应的台账等,确保市场主体使用方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另外,基层政府还要在“为企业纾困+激发市场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既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内需,实现促进消费、拉动市场的乘数效应。这方面,目前各地正在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给居民增加收入,同时促进消费,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发多少消费券、通过什么方式发放,能够在让消费者方便使用的同时起到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还需要科学论证,并运用大数据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估,绝不能简单一发了之。这就是总理提出的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要求。
此外,2万亿财政赤字和特别国债中,有将近30%的资金将用在“两新一重”项目上。落实好这一资金的使用,也需要通过大量的改革创新来完成,比如项目的行政审批改革以及放管服改革等。一定要推动资金尽快用到项目上,尽最大限度减少财政支出的滞后效应,以切实通过项目带动就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财政资金如何用到位?
以政府“紧日子”助百姓“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