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新基建”为何如此受重视?

2020年03月15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智能时代的必然要求,此次疫情防控中,一些“新型基础设施”表现亮眼,也说明对这些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各方还要抓住机遇,精准补短板,为“新基建”注入更多活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成为高频词。从2月3日到3月4日,30天的时间内,仅中央层面就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它为何如此受重视?

  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基建”,也成为2019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比上年末增加4190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长7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4%。

  可以看到,我国信息通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着5G商用稳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强国”建设已迈出坚实步伐。这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有所体现。

  “智能测温巡逻机器人”“无人机消毒”“无人配送车”等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5G+多种新兴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人商店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疫情造成的损失,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但同时,翻山越岭找上网课信号、依赖人工填表格、捐赠物资发放混乱等状况也让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还不高,“新基建”发展存在短板。

  此种情况下,“新基建”进度加快并不令人意外,这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与“铁公基”、房地产等为代表的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更强调对5G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它本身是新业态、新技术,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推动消费升级。

  可以说,“新基建”背后藏着大生意。以5G建设为例,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因此,充分发挥 “新基建”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长期竞争力,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近期,已有多地密集行动布局“新基建”,比如北京、河北等13个省市公布了总投资额近34万亿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就包括了“新基建”项目。不过,虽然大规模投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良药,但也有增加债务风险等副作用,因此对新基建还应该有一个理智、清醒的认识。一是要精准补短板,避免走大水漫灌、盲目刺激的老路,要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资金投入到符合地方发展目标的重要领域;二是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制定倾向型投资,重点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5G、智能化、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统筹协调好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特别是对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要从政策、资金、管理等多个维度给予足够的引导和扶持。

  人类社会正步入智能时代,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智能时代的必然要求。此次疫情防控中,一些“新型基础设施”表现亮眼,也说明对这些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各方还要抓住机遇,精准补短板,为“新基建”注入更多活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新基建”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市场主体参与“新基建”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新基建”为何如此受重视?

2020-03-15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