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玉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尽快复工

2020年02月20日 0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农时不等人,要压实地方属地责任,抓好抓细春季农业生产,保障夏粮丰收。此前,有关部门多次会商,以解决农业企业复产开工率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不畅、农业产业链受到冲击等问题,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尽快复工复产。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引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抗疫情、保供给、抓生产”,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平台和网络优势,统筹用好资金、渠道和资源等力量,全力以赴保障供给。比如,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多家农民合作社成立抗“疫”志愿服务队,为农户、村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消毒、果蔬供应、春耕托管服务。山东各地农民合作社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全力稳定和保障农产品供应,寿光市1300余家合作社累计向武汉捐赠供应蔬菜1140吨。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春种在即,谋划好当下及全年农业生产极为迫切,十分重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亟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和服务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笔者认为,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工作任务,做到防控、保供不断档。疫情非重点防控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由抗疫情为主转向抓生产、保供给、抗疫情并重,特别是在春耕春种、抢种抢收、资料组织、产品销售、市场对接、农机维护、抗虫植保等作业中,要基于疫情防控需要,迅速摸索出切实有效的新举措、错峰作业的新模式、防控保供的新方式。作为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化农服近期号召各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农业机械消毒、稳产保供战春耕、捐献紧缺防疫物资、加强自身防疫管理等方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备耕”。

  二是适应发展新形势,探索创新勇担当。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期间,淘宝、京东等新兴业务得到了极大拓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生产、保供、防疫工作也会根据情势变化和相关不确定性,产生一些新的商业形态与模式。对此,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积极主动适应,创新思路手段,抢抓新机遇,尤其在农业生产服务与农村生活服务方面有所作为、力争突破。

  三是分类指导多助力,政策措施肩上扛。疫情防控措施可能对农业生产、经营、运销等造成一定障碍,相关部门应当突出分类指导,积极服务复工复产。在这方面,各地都作了一些探索。比如,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抓好当前“三农”领域疫情防控全力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了15项重要措施。山东临清市做好外省车辆进市消毒灭源和产品检验检疫,畜牧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组建“护航队伍”跟车护送。近日,杭州复工人员定制专列从贵阳和成都开往杭州;义乌出台了力度颇大的“复工交通补贴”。这些做法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刘尚希:经济活力来自于产权    2019年04月01日
  • ·“数据社会化”推动全面创新    2016年03月16日
  • ·“拔苗”不可过度社会化    2013年08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王玉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尽快复工

    2020-02-20 0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农时不等人,要压实地方属地责任,抓好抓细春季农业生产,保障夏粮丰收。此前,有关部门多次会商,以解决农业企业复产开工率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不畅、农业产业链受到冲击等问题,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尽快复工复产。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引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抗疫情、保供给、抓生产”,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平台和网络优势,统筹用好资金、渠道和资源等力量,全力以赴保障供给。比如,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多家农民合作社成立抗“疫”志愿服务队,为农户、村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消毒、果蔬供应、春耕托管服务。山东各地农民合作社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全力稳定和保障农产品供应,寿光市1300余家合作社累计向武汉捐赠供应蔬菜1140吨。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春种在即,谋划好当下及全年农业生产极为迫切,十分重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亟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和服务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笔者认为,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工作任务,做到防控、保供不断档。疫情非重点防控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由抗疫情为主转向抓生产、保供给、抗疫情并重,特别是在春耕春种、抢种抢收、资料组织、产品销售、市场对接、农机维护、抗虫植保等作业中,要基于疫情防控需要,迅速摸索出切实有效的新举措、错峰作业的新模式、防控保供的新方式。作为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化农服近期号召各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农业机械消毒、稳产保供战春耕、捐献紧缺防疫物资、加强自身防疫管理等方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备耕”。

      二是适应发展新形势,探索创新勇担当。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期间,淘宝、京东等新兴业务得到了极大拓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生产、保供、防疫工作也会根据情势变化和相关不确定性,产生一些新的商业形态与模式。对此,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积极主动适应,创新思路手段,抢抓新机遇,尤其在农业生产服务与农村生活服务方面有所作为、力争突破。

      三是分类指导多助力,政策措施肩上扛。疫情防控措施可能对农业生产、经营、运销等造成一定障碍,相关部门应当突出分类指导,积极服务复工复产。在这方面,各地都作了一些探索。比如,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抓好当前“三农”领域疫情防控全力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了15项重要措施。山东临清市做好外省车辆进市消毒灭源和产品检验检疫,畜牧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组建“护航队伍”跟车护送。近日,杭州复工人员定制专列从贵阳和成都开往杭州;义乌出台了力度颇大的“复工交通补贴”。这些做法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