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

2019年09月25日 12: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即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驱动的要求前所未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萌生、成长的经济形态,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

  第一,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布指导性意见、规定和规则,促使民营经济摆脱了“野蛮生长”“随机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论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廓清了迷雾,消除了杂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亲”“清”两个字阐述新型政商关系,为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指明了方向。

  2017年《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此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重申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主张。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给民营企业传递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

  第二,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制造加工业到新型高端制造业,由传统服务业到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到进军国际市场,经历了持续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用“五六七八九”来加以概括,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实际上,从总体来看,民营经济的贡献体现在税收、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市场主体、非农就业、收入水平、市场供给、对外贸易和企业家精神等九个方面,广泛地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第三,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驱动的要求前所未有。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三次工业革命都催生了巨大的产业结构变化,世界经济前进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一批又一批引领新技术前沿、大胆利用市场力量、以新的商业理念和产业组织架构来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所推动的。

  时代大潮,惟创新者胜。人类生产进入“智能时代”,医学、生物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业革命,将形成智能制造、人机交互、3D技术、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自组织、云计算、高度数字化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呼唤新一代创业创新型企业家,要求新时代民营经济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制造、“互联网+”新型生产组织等领域不断开拓“无人区”。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新时代民营经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我国经济系统至关重要的增长动力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

2019-09-25 12: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即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驱动的要求前所未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萌生、成长的经济形态,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

  第一,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布指导性意见、规定和规则,促使民营经济摆脱了“野蛮生长”“随机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论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廓清了迷雾,消除了杂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亲”“清”两个字阐述新型政商关系,为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指明了方向。

  2017年《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此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重申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主张。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给民营企业传递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

  第二,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制造加工业到新型高端制造业,由传统服务业到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到进军国际市场,经历了持续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新时代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用“五六七八九”来加以概括,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实际上,从总体来看,民营经济的贡献体现在税收、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市场主体、非农就业、收入水平、市场供给、对外贸易和企业家精神等九个方面,广泛地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第三,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驱动的要求前所未有。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三次工业革命都催生了巨大的产业结构变化,世界经济前进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一批又一批引领新技术前沿、大胆利用市场力量、以新的商业理念和产业组织架构来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所推动的。

  时代大潮,惟创新者胜。人类生产进入“智能时代”,医学、生物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业革命,将形成智能制造、人机交互、3D技术、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自组织、云计算、高度数字化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呼唤新一代创业创新型企业家,要求新时代民营经济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制造、“互联网+”新型生产组织等领域不断开拓“无人区”。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新时代民营经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我国经济系统至关重要的增长动力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