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展现曹德旺的企业家胸襟

2019年08月30日 07:51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据北京周报报道,纪录片《美国工厂》在美国上映。两个独立电影人进驻福耀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工厂,一拍三年,纪录片里公开了大量福耀美国工厂管理层机密的内部裁员讨论,还拍下了员工心怀不满开着叉车到处乱撞发泄情绪的场面……出人意料的是,曹德旺本人以及福耀的管理层,不仅没有责怪两位导演把对公司不利的内容放映出来,而且还提倡员工们都来看一看这部纪录片,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能从片子里学到很多东西”。

  两位美国导演十分钦佩曹德旺的勇气: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他才不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真的很大度!”两位导演承认: 他们不仅不干涉我们拍摄,也不干涉我们剪辑。

  纪录片会有不少对福耀不利的镜头,恐怕从摄制组第一天进驻福耀开始,就已经在管理层的意料之中了。既然是独立电影人拍的,就不可能完全替福耀说好话。而且,完全的独立是不可能的,哪怕标榜的是这样,他不免要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哪怕他刻意强调客观公正,多年形成的价值观、偏见、周围人的想法也会留在潜意识中,进而影响他的判断,左右他的行为,拍摄剪裁过程不可避免会带上烙印。做过记者的人都知道,有些问题有些回答通过一定手法,是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的;相同的话语在不同语境下又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就看你怎么用这些素材,怎么剪裁怎么引用。汉语言这么丰富,中国人的行事习惯又比较隐晦,又岂是一部美国纪录片可以解懂其中的奥妙的。

  曲解、误会,甚至恶意,这是沟通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不可能同时取悦所有的人,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诉求。一个小群体、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文化、观念、社会环境如此不同的两个国家。

  开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这样才能让外界了解中国人的做事方式,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不怕观念行为的冲突,怕的是不了解;不怕冲突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怕的是冲突的解决过程不可预见性。

  对《美国工厂》拍摄敞开透明,正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把自己大大方方地展现给世人。要不然他们完全可以对摄制组关上内部会议的大门,完全可以屏蔽对他们不利的信息。正如导演赖克特说的那样,“你能想象一个美国大企业让两个独立电影人和团队进驻他们的公司,而且一拍就是三年?这是不可能的事。”

  不可能的事,中国企业做了,这就是中国企业的胸襟。曹德旺反复强调,重要的是要让美国人接受中国人的投资。开放本身就是积极的态度,展现的是合作的诚意,这一点,不管美国工厂的工人们有没有体会到,至少这几个制片人都领略到了。开放也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自信,对当地的尊重,投资是奔双赢去的,也是长远打算,在这一点上,曹德旺没有私心,中国企业家坦坦荡荡。

  对福耀而言,重要的是得明白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改变。纪录片短暂地告诉观众福耀给这个“破产”小镇带来生机之后,很多问题也应该留给对方来思考,我们是没有办法越俎代庖的,相信会有人明白双赢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小镇生机已起,福耀带给当地希望,当地也该回馈时间和耐心。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美国工厂》,展现曹德旺的企业家胸襟

2019-08-30 07:51 来源:钱江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