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吴江区开弦弓村写下了代表作《江村经济》,并提出“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的观点。上世纪80年代,他又回到这片土地,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为乡镇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工业下乡”“离土不离乡”等,记叙了苏南农民推进工业化的创造。如今,30多年过去,吴江已经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无论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还是百姓生活条件,都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在这样的地区依然需要书写新答卷。
收入是民生的基础。吴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带动农户收入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各种渠道的收入,保证农民生活稳步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产业升级等因素仍会影响农民就业,减少部分群众的直接收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必须保障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高。尽管农牧渔等行业已经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融合发展,仍然是乡村振兴面临的迫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发展首先需要写好增收答卷。
村庄是村民祖祖辈辈生存发展的家园。家园需要持续建设,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来衡量,吴江的农村发展确实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而且户均1.3辆,这已是比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依然是农村集体支出的重要项目。街巷道路的拓宽和改造,水管网的提升,住房水平提高之后对公共空间的要求,绿化和环境整治的新标准等,这些都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民盼望通过乡村振兴来解决的大问题。要达到生态宜居的目标,就得继续做好建设家园这份新答卷。
农村是最基础的社区,农村发展更是一道解不完的社会治理题。中华民族是从农耕文明中走来的,乡土是社会构成的基础。如今在吴江,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已经找不到了。那些居住在乡村的居民,绝大多数人都在城里或者集镇上班、开公司、经营生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此外,外来人口也使得农村人口构成出现许多新情况,原本以亲缘为纽带的农村,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尊重当地习俗,运用丰富的乡村治理传统来融洽乡亲关系;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治理思想,顺应新形势实现有效治理。
农村发展是一道解不完的题,每一代人都需要用实践作出自己的回答。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奋笔书写好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作者:魏永刚)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