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国平台” 让文明之花精彩绽放

2019年05月16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异彩纷呈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更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助力亚洲文明之花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5月15日,备受瞩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孟夏之际,共赴文明之约。早在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出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大倡议。如今,多国领导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亚洲47个国家以及近50个域外国家的各界代表齐聚北京,聚焦共同命运,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亚洲,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互助互联古已有之。亚洲拥有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星罗棋布,汇聚成了多姿多彩的亚洲文明,可谓多种文明和谐共生的代表性地区。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亚洲各文明交相辉映,为人类保存着最久远的文明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文化图谱。

  同一个亚洲,同一个未来。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对亚洲人民而言,期待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引发全球瞩目,充分展示了亚洲文明的风采和魅力,承载着人们的期望,有助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4点主张”将继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基础上,发布有关会议文件,展示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在媒体、智库、旅游、影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将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协议,发布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拿出落实会议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务实措施。搭建“中国平台”,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异彩纷呈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更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助力亚洲文明之花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以文明互鉴筑牢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