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明对话让多彩亚洲“美美与共”

2019年05月15日 11:18   来源:东方网   何勇海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大会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包括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四大板块,涉及相关活动110多项,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将进一步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进步。

  “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1990年北京亚运会主题歌《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人的自豪与骄傲,唱出了亚洲文明的同频共振。是啊,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此番,中国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利于促进亚洲不同国家的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文明对话有助于多彩亚洲“美美与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国家要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则是指要学习别人的优秀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则是说,各个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那么多元文化就会互相融合,形成一个多彩的世界。文明也是一样,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文明需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实现大同的文明。

  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则为亚洲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文明兼收并蓄,创造了良好机会。亚洲是诸多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文明的多样性,比如,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中华文明,发祥地是印度河谷地的古印度文明,发祥地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些亚洲文明又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让它们跨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差异进行深层次“交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诸多亚洲文明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交流互鉴,相互共享文明成果,共同取得一些进步。

  文明对话有助于中华文明多彩多姿,在促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作为亚洲灿烂文明中的一员,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从古至今,开放包容一直是其特色之一。从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到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等,中华文明都在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而此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活动,则会让中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更好地为世界提供精神支撑。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期待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让亚洲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汇聚共识,在互学互鉴中携手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当各个民族、国家都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都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以东方智慧回答文明之问    2019年05月15日
  • ·文明对话是众多亚洲国家的心声    2019年05月14日
  • ·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2019年03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