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把“劳”纳入《教育法》 依法治教推进学校重视劳动教育

2019年05月15日 07:33   来源:光明网   熊丙奇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记者走访多所大中小学了解到,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常常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受访教师表示,当前“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不少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此,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必须坚持“五育并举”,针对当前中小学存在的不重视劳动教育的现状,一方面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让学校、家庭和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则要坚持依法治教,要求所有学校必须按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包括劳动教育课程,并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和家庭漠视劳动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指出我国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但是,在具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走过场的问题还很大程度存在。

  学校和家庭不重视劳动教育,有很大原因是“唯分数论”“崇尚学历,轻视技能”的社会风气作祟。在“唯分数论”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凡是与升学无关的学科教学被边缘化,不独劳动教育,美育、体育都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学校认为学生参与劳动,进行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项,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不干家务,自己该做的事不做,而且,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还以“不努力学习,今后就扫地、当服务员”之类,来“吓唬”孩子,给孩子灌输职业高低贵贱的等级意识,让孩子从小鄙视劳动,争做“人上人”。

  这样的教育,实质是作茧自缚,由于任何家务都不做,有的学生从小就养尊处优,到了上大学,连基本的自主生活、管理能力却没有,变为长不大的巨婴;还有的学生,没有责任心,不少家长抱怨自己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却没有感恩之心;除此之外,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在大学毕业时,不愿意选择某类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没有面子”,等等,都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当然,这些道理,学校教师和家长们并非都不懂。而之所以不重视,是由于学生学业压力重,有的家长认为在这么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还让孩子劳动,“太累”。因此,要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就必须扭转“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现状,进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把学生从应试压力重解放出来,就可能“智育至上”“分数第一”,其他的教育很可能变为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而在当前,要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需要坚持依法治教。《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在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法》之后,需要在具体办学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并追究不依法进行劳动教育的学校的责任。这也需要地方教育部门转变教育理念,不能只考核学校的升学率、用学生的成绩考核教师,而要依法监督学校开齐课程,保证每一课程的质量,同时为学校进行这些课程教育教学,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李焱)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 ·用劳动谱写新时代胜利赞歌    2019年05月05日
  • ·弘扬劳模精神    2019年04月30日
  • ·劳动能力上门做鉴定难在哪儿?    2018年03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