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艺体课被侵占须“依法治校”

2019年05月10日 08:17   来源:红网   曲征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这是该省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充满兴趣,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体育课程和教师,学生具有发展自身艺术基本素养和艺术特长的内在动力,但艺术素养有待提高。(5月9日《南方都市报》)

  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体育课程和教师,学生具有发展自身艺术基本素养和艺术特长的内在动力,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而喜欢艺体课程以及老师,不只是广东省的学生如此,相信全国许多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喜欢艺体课程与该课程的老师。

  喜欢的原因,一方面是艺体课程本身具有的魅力,比如,艺体课程避免了其他课程所具有的枯燥无味、学习起来颇费脑筋的弱点;另一方面,在有些学校,艺体课程少之又少,常常成为“珍稀”课程。物以稀为贵,于是,艺体课程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家喜欢的对象。喜欢艺体课程,爱屋及乌,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艺体课程的老师。

  艺体课程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大作用,美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许多年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论述过。从这点来说,学生喜欢艺体课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喜欢是一回事,而能否满足同学们的这种“喜欢”却是另一回事。必须看到的是,尽管我国教育法规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现实中,艺体课程的称呼一直被叫做“副课”。顾名思义,副课,就是与“主课”相对应的不多么重要的课。

  所以,艺体课程设置的节数少、不被人重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只是课节少,还常常为主课让路,是许多主课老师争夺的对象。一旦期中、期末考试来临,艺体课就仅仅成为课程表上的摆设,其课堂常常被其他考试的课程老师占领。有个笑话说:为了占领体育课,老师们想出了各种理由,数学老师说:体育老师病了,这节体育课上数学;语文老师说:体育老师陪着孩子看病去了,这节课上语文;英语老师说:体育老师陪着父母看病去了,这节课上英语。同学们十分纳闷:体育老师一家人怎么总是如此脆弱?

  艺体课程被挤占,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其他课程的成绩,毕竟,期中、期末考试,主要是考察其他课程,即便是升学考试,体育课成绩所占比重也很小,而只要学生不报考艺术院校,艺术课程就对升学没有任何影响。在此语境之下,艺体课程就被一些急功近利的学校忽略了。

  所以,要真正满足喜欢艺体课程的学生们的要求,就要依法治校,严格按照教育法规来让学校安排课程,严防学校将艺体课程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不过,话虽这样说,在实际执行中,还是不免会走样变形。在强大的成绩焦虑面前,一些学校的领导会铤而走险,默许主课占领副课讲台。

  要防止如此情况继续上演,一方面要弱化学校的“唯分数论”,避免给学校以及老师进行成绩排名,并改革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彻底摈弃成绩至上的观点。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让违反教育法规的责任人付出代价。

  需要看到的是,艺体课程被侵占,是一件极其隐秘的行为,只要无人举报,上级就很难发现。以笔者之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一是要经常走进学校,深入班级搞一搞调查暗访,二是可以考虑在学校安置发现问题就进行举报的“吹哨人”,以此遏制艺体课程被挤占,让喜欢艺体课程的同学真正领略到艺体课程的魅力,实现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