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款APP同日宣战微信 社交产品圈不妨多点挑战者

2019年01月18日 07:44   来源:北京日报   黄冠华

  本周,社交产品市场热闹非凡,“马桶MT”“多闪”“聊天宝”齐上线,一时间,“三款APP同日宣战微信”上了热搜。而这些产品的创始人不约而同声称遭到“大块头”微信的“封杀”,给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再添几分戏剧性。

  一边是社交产品界的“扛把子”,一边是“科技老炮儿”推出的新产品,谁更胜一筹?一场喧闹到底真的是同业“封杀”,还是“拗造型”营销炒作,各有各的说辞。不过,很显然,隔空掐架也好、卖惨炒作也罢,胜负之分不在谁的嗓门大,产品能不能得到用户认可才是关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如果功能不行、体验不好,市场自己会选择、会投票。

  对于用户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如何让当下市场上的“马”多一些,选择权大一些。竞争越充分,创新就越强劲,发展就越有活力。遥想8年前,初创的微信也不过是个“小家伙”,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用户量、下载量相较于当时的“大佬”MSN简直不值一提。但通过一次次追赶、优化,朋友圈、小程序等创意点子渐次加入,今日才成为“产品之王”。从这个角度说,在社交产品圈子里,不断出现挑战者是好事,即便最优秀的创新,也都得在市场磨砺下逐渐成长起来,都有一段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无竞争,则无活力;无追赶,则无创新。尤其是今天,几大互联网巨头“分治”格局渐显,跑马圈地的时代渐行渐远。“市场蛋糕”所剩不多,后来者、新兴者想要“从中分一块”难度系数倍增。而根据以往经验,单一巨头形成后,市场将逐渐固化,消费者体验会迅速下降。正因为如此,我们乐见各种挑战者迭出,真诚呼吁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诚欢迎每一个敢挑战的初生产品,毕竟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微信”会是什么形态。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