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估计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感叹:为官不易。近期,一批官员“火”得各有特色:有身兼46职的副市长,有在排查过期疫苗现场不经意被抓拍笑容的纪检官员,有被质疑13岁参加工作的副处级干部,还有头发花白被质疑年龄造假的80后乡镇书记等等。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红利下,一些不经意的细节被放大、被聚焦、被追问,人们在行使监督权、知情权的同时,似乎也给官员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烦恼”。而这些烦恼,真的是烦恼吗?
互联网革命性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根据CNNIC的最新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曾几何时,QQ、博客、校内网风光一时无两,紧随其后,微信、微博后来居上,再如今,短视频更是引领国内外潮流。在人们习惯了在网络上购物、聊天、了解娱乐资讯、收获欢声笑语的同时,民意也就上了网,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会在网络的世界被关注、被凝视,甚至被挑剔。而这,正是时代带来的嬗变。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嬗变将更加持续和深入地进行,正如网络事物的迭代。
与时俱进是无数先哲带给我们的智慧,这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同样如此。在互联网诞生前,人民群众表达监督大多是传统的举报信、电话投诉等等,接受政务信息公开也大多是村喇叭、公示栏、告示之类。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这些公示与监督的载体,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做成很多事。而通过网络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实际上与过去时光的监督方式并没有两样,只不过,方式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低廉。这些优点恰恰会“助长”监督的热情和自觉。
技术诞生的天然使命就是解放人的双手。互联网也一样。互联网时代,政府机关通过实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周末延时服务”等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而作为党员干部,工作与时俱进却不是一句空话。这不仅体现在运用互联网思维践行群众路线,切实让“放改服”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领域、更多民众,还体现在自觉在网络的聚光灯下开展工作、服务为民,对网络上的声音及时了解、及时回应,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干群联系、推动发展进步。
为何会有官员感慨“当官不易”?其言下之意不难理解。大抵是互联网时代的监督是全方位的、无死角的。这些监督,既有无心之失,比如对“80后白发书记”的年龄质疑,但更多的,则彰显了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上的巨大能量,使得官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有止、有畏。也就是说,根植于互联网的广泛监督,绝非是次次都一语中的,但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却是弥足珍贵的,更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说,正是互联网的巨大力量,使得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成为一种必然。因此,一句“为官不易”的感慨,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似乎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了些。权力必须在足够的监督中运行,才能确保廉洁、高效、公正。只不过,互联网时代的监督,相较于以前的方式太有革命性了一些而已。但这样的革命性,正是时代发展的特征之一。因此,不妨将“为官不易”当做一种调侃,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监督、迎接监督、拥抱监督,应该成为新时代官员的思想自觉与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