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老人免费乘车改为发津贴,这个可以有

2019年01月11日 07:27   来源:红网   维扬书生

  “早高峰本来公交车上人就多,有些老人也爱这时候出门,因为坐公交免费,有的吃个早点买个菜从城南坐到城北。”能不能尽量让老人错峰出行,不要让早高峰挤上加挤?1月9日,在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期间,有委员建议将老年人免费乘车改为发放补贴,以此减少老年人在早高峰期间不必要的出行。(1月10日《现代快报》)

  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将老年人免费乘车改为发放补贴,这个可以有。这么做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一来可以调整老年人出行习惯。老年人大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为了让老年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许多城市都推行了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也彰显出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提高,这一举措自然也赢得许多老年朋友的赞誉,老年朋友一卡在手,全城通刷,方便自如。如果将免费乘坐公交改成发放补贴,老年人乘车时与其他人一样刷卡付费,老年人出行就会更加理性,“吃个早点买个菜从城南坐到城北”的现象肯定会大大减少。

  二来可以降低早晚高峰期老年人出行的频率。因为70岁以上老人可以随时谁地免费乘坐公交,不少老年人喜欢在早晚高峰期出门溜达,就像南京市政协委员、市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戴伍洲所说到的那样:“有些老人是出门送孩子上学,还有一些是逛菜场买菜、出门遛鸟的,正好跟上班族挤在一起。”老年人与年轻人在车上争座位,导致许多年轻人上了公交非但找不到座位,有时甚至会从上车一路站到下车。如果将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改成发放补贴,相信选择早晚高峰期出行的老年人就会大大减少,公交车不会像现在那么拥挤,座位也不会那么紧张了,这样会大大提高上班一族乘坐公交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开车出行,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我们生活的城市也会多一片蓝天,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些文明。

  三来可以将专项福利变成普惠福利。过去实施的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受益的仅仅是选择公交出行的老年人群体,而那些乘车晕车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则无法享受这一福利,老年人免费乘车改为发补贴,则可以实现同一城市相同年龄全覆盖,更能体现这一优惠政策的公平性。老年人的福利页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目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6年6月,上海市就率先取消70岁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把免费乘车变成现金发放给老年人,这在全国引起非常大的反响,上海的这一做法对缓解该市早晚高峰期间的拥挤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期待南京及更多的城市能像上海那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把惠及民生的工作做实做好。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不要误读“立法禁止啃老”    2019年01月07日
  • ·社区居家养老托起“夕阳红”    2018年12月06日
  • ·“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2018年11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