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整治保健品营销乱象刻不容缓

2018年12月28日 06: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保健品公司权健自然医学集团与健康服务平台丁香医生之间的论战引发关注。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电话营销行为管理的公告》,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明示或暗示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等行为的监督检查。

  医疗健康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网民“雾疯了”表示,很多保健食品只有保健功效并不能治病,但是一些经销商抓住了人们治病心切的心理,往往夸大其词,给产品披上伪科学的外衣,极具欺骗性。在他们的宣传下,普通的保健食品成了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救命药”,最终害了消费者。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在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是一种严重的不当竞争行为。

  对此,网民“清风柔云”表示,应该完善监督与预防举措,加大检查力度,将虚假宣传的行为封杀在摇篮中,对于已经投放市场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对产品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连带责任。

  在网民“国研”看来,随着“大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方面引入保健品备案制,另一方面直销牌照加速发放,政策环境呈现政策利好与严格监管并举态势,保健品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发展与有序管理。

  也有网民认为,整治保健品营销乱象刻不容缓。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保健食品营销行为的监管,严查虚假宣传行为。加大宣传力度,给民众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多一些维权意识与防范意识,治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场所购买正规药品。

  (实习编辑 刘超 整理)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纾困民企有待资本市场加力    2018年12月26日
  • ·土地经营权入股有利于农民增收    2018年12月25日
  • ·个税新规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    2018年12月24日
  • ·自媒体不能“信口辟谣”    2018年12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