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络虚假营销,罚酒三杯力度不够

2018年12月24日 06:49   来源:钱江晚报   项向荣

  古有花木兰,今有卖酒女。近期,一大波代父卖酒的营销广告在网络上刷屏。但贵州仁怀市委宣传部22日对外通报,网上传播的“替父代言卖酒”推文系虚假广告,仁怀市茅台镇醉臣酒业有限公司被市场监管局认定已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罚款45000元。

  在营销广告中,故事的主人公“陈静”通常是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她放弃高薪或者城市生活,回到茅台镇老家帮助父亲卖酒。虽然这些酒最低每瓶只卖到16.5元,但操盘者大多对标贵州茅台,部分广告甚至表示“我们对天发誓,比1500元的某台酒还要好喝。”由于版本不同,“陈静”不仅面貌不一样,年龄也出现混乱,连“父亲”也由多人扮演,纯属不一样的妹子,不一样的爹。网友吐槽:“难道茅台镇的酒厂老板都有个立志卖酒的女儿?”不仅如此,其官方商城中提供的生产厂家与网店中产地都不一样,其漏洞之大,令人啼笑皆非。

  早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个骗局”,因为白酒行业的税负较高,消费税是20%,每斤还有0.5元的从量计税,另有16%增值税。所以,扣税以后的低价酱酒不可能是粮食酒。针对广告中频繁出现的洞藏酒,业内人士也指出现在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证明洞藏就是好酒,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洞可以拿来储藏酒。

  其实,人们对“替父代言卖酒”那女的究竟是谁和到底谁是她爹并不真正感兴趣,人们就想知道这个“醉臣酒业”卖的到底是不是纯粮食的酒,这个广告到底是不是虚假广告?如今,所谓的情感营销大行其道。不仅有代父卖酒,还有代父卖海参,替滞销老农卖蔬果,前不久所谓的杨霞卖蜂蜜的虚假广告、情感大V“故姐”的吸金骗局也搅得满城风雨。

  这种虚假情感营销造成的影响恶劣。以“替父代言卖酒”为例,茅台镇小作坊企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量小作坊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茅台镇网络推广乱象,正在伤害茅台镇酱香产区的产地信誉。更重要的是,这种打着“朴实乡村”招牌但却丧失底线的情感营销,伤的恰恰是人的情感、人的善心,它不仅有违商业伦理,更是伤害社会道德。有网友调侃:本来我是良心过意不去才去喝酒,现在我才知道我的良心被出卖了。自己以前还在抱怨父母容易受骗,这会儿自己却栽了。

  如今,“虚拟现实”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真真假假着实让人防不胜防。虽然,对于“替父代言卖酒”,有关方面已经认定其为虚假广告,罚款45000元,但是网友认为这远远不够,难道他们造成的损失仅仅45000元?按照法律,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已经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或可被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新《电商法》也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另外,对发布推文的人员、平台的审核不严是否也应该处罚?这一切,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规矩,仅仅罚酒三杯式的处罚不能彻底杜绝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虚假广告为何猖狂?    2018年06月06日
  • ·谁在包装“虚假广告表演专家”    2017年06月23日
  • ·APP非虚假广告藏身之地    2017年05月26日
  • ·莫让虚假广告打擦边球    2016年07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