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可否像考驾驶证一样考养犬证?

2018年11月09日 07:17   来源:羊城晚报   毛建国

  近日,浙江杭州余杭区的徐女士带孩子在小区门口散步时,遇到未拴狗绳的宠物犬。因小狗追逐吓到孩子,徐女士用脚驱赶,却因此与犬主金某发生口角,随后被金某殴打致左手环指骨折。事后,徐女士报警,警方介入调查。11月6日,余杭警方通报称,已传唤违法犯罪嫌疑人金某至公安机关审查,并已依法调取案发地段完整视频、开展询问取证工作。(11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养狗发生的冲突简直“停不下来”。不必讳言,养狗冲突已然成为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来源,发生在养狗中的不文明现象也对当前的文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因而,很多地方在出台养狗规定时,都体现了从严的特点。譬如近日,云南文山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山市区犬类管理的通告》规定,携犬出户时,犬只必须使用束犬链,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米,并由成年人牵引;早上7点至晚上22点禁止遛犬。这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遛狗规定”,也经受了不能有效执行的质疑。但从中看到一个倾向,那就是狗患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且社会情绪看不到有丝毫缓解的趋势。

  现在针对养狗的规定很多,但有一个现象,规定往往强调的是如何养狗,并没有强调养狗资质的问题。正如有人所说,狗患的背后是“人患”,是人的素质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素质不高的人养不好狗,那么是不是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素质不高的人没有资格养狗?如果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狗患显然会大大下降。

  素质很难量化,却可以强化。如果要讲危险性的话,其实汽车更甚。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对考取驾驶证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用的是“考”这个字。在考驾驶证中,科目一考的就是文明和素养。众所周知,宠物不能“无证上路”,根据现有规定,养犬也是要登记、年检和领证的,“未经登记和年检,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养犬”。可是这一程序,更多针对的是狗的资格,也就是狗是否健康,有没有进行防疫,可对于养狗人并没有太多要求。这也导致了不管你是什么素质,具不具备养狗素养,只要想养,基本都行。不具备基本素养的人带狗出门,跟无证驾驶汽车又有多大区别?

  受此启发,能不能像考驾驶证一样考养犬证?具体地讲,养犬证,不是领,而是考。考驾驶证是需要学习的,考养犬证也应该经过必要的学习程序。通过几个课时的学习,让养犬人了解养犬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文明素养,所应该避免的一些养犬误区,也同时了解一点犬的知识,有利于更好地与犬相处。这种带有一点仪式化的程序,很有可能在养犬人心中种下文明的种子。如果养犬人知道了什么叫文明,知道了养犬的边界问题,那么很多矛盾都有可能避免。倘若养犬人不符合基本要求,不能通过考试,那就不发养犬证;设若养犬人领证之后不能做到文明养犬,那就像管理驾驶证一样,扣分直至吊销。

  时代发展到今天,养犬既要讲爱心也要讲专业。值得深思的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养狗?那些既不懂狗也不懂文明的人,有没有资格养犬?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那么,不妨像考驾驶证一样考养犬证。果能如此,当下的人狗冲突,或能得到相当缓解。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文明20条”2.0城市文明升级版    2018年06月06日
  • ·“五一”出行,不要忘带了文明    2018年04月28日
  • ·文明赏花从你我做起    2018年03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