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信力,传播越广伤害越大

2018年10月30日 06:47   来源:长江日报   杨京

  只求“快”,一味以迎合增强传播,传播越广,伤害越大。不经任何调查核实就传播,纷纷乐此不疲,新闻舆论还引导什么?引导的是“女司机”的刻板成见,迎合了槽点,放大了情绪,流言越传越广,把本来正常的信息环境搞得扑朔迷离。

  发生在10月28日上午的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持续牵动人心。目前,随着当地警情通报发布,事故原因已比较清楚: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事件刚刚发生时,一个说法曾被广泛传播:“驾驶小轿车的女性驾驶员,违规越线逆行导致事故。”与这一说法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张图片:一名女性坐在路边,身旁是一辆车头严重损坏的小轿车,似乎更增“有图有真相”之感。

  一天之内,一个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以确切消息的形式出现在各大传播端口,甚至包括机构媒体。事件本身并不离奇,但一天之内经历“反转”,众多媒体集体失陷。这一传播现象值得深思。

  从事件的时间线来看,事故发生在上午10时08分。上午11时27分,当地某媒体通过官方微博,使用了“据传,事故系一女司机驾驶的红色私家车桥上逆行所致”的说法。之后,网络上各种“大V”、机构媒体在转发过程中,纷纷对此说法加以沿用,并使“据传”二字渐渐消失。

  从调查过程看,当天17时46分,“平安万州”微博号发布警情通告并澄清真相。警方通告的时间,距离事故发生时间只有不到8个小时,调查并不算慢。通报中提到了调查的方式,包括调查访问,调取公交沿线监控视频,这都是权威说法。按常识推断,一起重大事故的调查、取证、得到结论,大约也至少需要这个时间量。一个专业媒体保持基本推断,不致于误信、误传。

  新媒体时代,大家都在比“快”,很多时候,是为了“快”而快。在信息时效的你争我抢中,一些自媒体、机构媒体为了“流量”使出浑身解数,不是不会核实,而是懒得核实,放弃核实,把曝料当成事实,把“据传”播向大众,对真相的耐心、专业和原则,在“比拼速度”中自动挤干。

  只求“快”,一味以迎合增强传播,传播越广,伤害越大。不经任何调查核实就传播,纷纷乐此不疲,新闻舆论还引导什么?引导的是“女司机”的刻板成见,迎合了槽点,放大了情绪,流言越传越广,把本来正常的信息环境搞得扑朔迷离。

  “快”的前提是“真”,丧失公信力就等于丧失了传播力、影响力。信息不经核实,一个“据传”就轻易传播出去,事后没有哪一家媒体出来道歉,不承担传播责任,就是损害公信力。暂时来看,迎合一下眼球,追求一下爆点,可以马上获得流量,但一个媒体的公信力也由此一点一滴地流失,直到你的报道不再有人相信。

  在信息高速传播和交互的网络空间里,传播技术越是发达,越要审慎对待每一个信息。“女司机逆行”事件中,网友对女司机的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已经造成了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将舆论焦点引向对女性驾驶员群体的口诛笔伐,另一方面,对媒体本身的公信力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就此而言,在整个转播链条上,所有的参与者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