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的作业应处理好细节

2018年10月24日 09:00   来源:北京日报   曲征

  杭州一所知名民办小学给一年级新生布置了一道科学作业题——观察树叶,做一份12页的手写调查报告;收集一棵树不同时期的树叶,测算一片树叶的周长……这道科学题,题目出得很有诗意,叫“叶问”。对这个作业,许多家长或抱怨或调侃,有的家长直言不讳,一年级的孩子,字都写不了几个,要完成12页手写调查报告,这明摆着就是让家长完成的题目,而且,作业还要求收集一棵树不同时期的树叶,可现在树叶都发黄掉落了,到哪里找新鲜的叶子?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语境下,让学生观察树叶,体现了学校老师的一片苦心,用心当然是好的,但是几个关键的细节没有处理好。

  一是布置这项作业的时间有些晚。现在树叶已经发黄,如何去收集一棵树不同时期的叶子?二是12页报告,作业太过繁重,字数太多,忽略了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根本无法胜任的现实。从新闻来看,这项作业几乎全部都由家长完成,不仅起不到提升孩子素质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孩子“作业可以由家长代劳”的不良心态。

  倘若学校能够切实从孩子的认知能力出发,将布置这项作业的时间提前,且完成作业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同时,针对一年级孩子不会写字的现实情况,压缩报告页数,允许学生采用画画的方式,或者口头表达方式做作业,那么这项作业就能够顺利由孩子独立完成。

  其实国外也有类似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寒暑假完成对于某种植物或者动物的观察报告。不过,因为作业时间较长,且完成方式多种多样,又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学生一般都能够独立完成。说实话,观察树叶的作业挺好,便于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只是因为细节问题没把握好,所以才引发家长抱怨。学校在布置这类作业的时候,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细节,认真考虑孩子的能力水平后再出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