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呼唤更多专业人才

2018年10月17日 06:52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养老服务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目前,我国尚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还没有发展到深度老龄化阶段。深度老龄化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大压力,必须尽快建立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重阳节前夕,云南、安徽、河北等地纷纷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近年来,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养老服务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养老人才培养不足、养老设施有效供给不足、养老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与中国养老的旺盛需求形成倒挂。

  尤其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整个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短板。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总数大致为4063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18.3%;按照国际标准每3个失能老人配备一名护理员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多万护理员。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笔者调研时,多地养老服务企业也反映人才短板是制约企业扩大规模的痛点。

  目前,我国尚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还没有发展到深度老龄化阶段。深度老龄化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大压力,所以必须尽快建立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经验,专业护理人员普遍培养周期较长,一般在1年至3年。1名护理人员最多能护理3位老人,再多的话就会造成服务质量下降。而且,护理成本非常高,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来保障养老护理人员和老年人的相应权益。因此,组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一方面,虽然各地养老服务政策出台很快,但在顶层设计层面还需要有大投入和系统规划。养老事业是一个“半市场”,具有公益属性。政府对养老事业应该实施托底工程,推行必要的福利,采取救助手段,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台相应更大力度的政策。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学术界相关研究作为支撑。相关研究要快速行动起来,填补国内人才培养标准、培训教材、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空白,提升行业整体认知水平。这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日本、韩国养老产业都比较成熟,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主办的健康养老国际高峰论坛就将邀请日、美等国的养老专家、教授、慈善家共同交流互动,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能力助力国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收购进入养老领域,但专业化水平不够。下一步,相关企业应加强与养老服务的其他专业资源合作,尽快建立自有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并更多关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作者:徐胥)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