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随之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养老任务将十分艰巨且繁重。养老服务亟待发展。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明确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对此,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举措缓解和减轻养老的压力。在农村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并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十二年增”,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两项制度全覆盖”,并通过大病医疗救助和提高医疗报销比率等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这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尝到了甜头。但是我国养老的压力仍然很大。养老设施的建设,养服务业发展等亟待解决。
如何减轻我国的养老压力,发展养老事业,我国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建议。有人提出延迟退休年龄,也有提出养老金入市,更有人提出补好养老服务短板。2014年8月份国务院出台了保险新“国十条”,明确提出2015年内将启动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很显然,缓解和减轻养老压力,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各级政府当作重要“抓手”来落实。2014年财政部、商务部确定了8个省(自治区)纳入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范围,安徽列在其中。要让试行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并取得成效,笔者以为,要有“两为”即胆要壮、智在谋。
胆要壮,要有敢为人先之魄力,这就需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真心与胆识。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成功的先例。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已经获得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国情,走出了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家的地位在世界上明显提高。同样试行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也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胆要壮,这是因为有中央的支持; 1978年冬,小岗村有18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开创了中国改革的先河,胆要壮,要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在试行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发展居家养老、集中养老、社区综合服务等多种形式且面向基层大众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模式,努力形成发展养老服务的特色。
其实,居家养老在上海就有过先行范例。比如,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小区,开了一家“迷你养老院”,共收留了14名老人,且是失智失能的老人。虽然这样的养老院,因没有办理相关的证件,当地相关部门准备取缔,但却给人们一个提示,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智在谋,围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培育和发展品牌及中小养老服务企业,要积极主动工作,不断创新。促进政府“兜底”、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努力形成政府、企业、个人(民间资本)共同承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实践表明,试行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要关注养老机构的楼怎么盖,还要关注其管理怎么搞,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业,就要为老年人安度晚年解除后顾之忧,远不是搞了几个老年服务产品与品牌那么简单,需要有现代化的治理方式,需要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让养老服务业造福于民,温暖社会。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