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选课秘籍”回来,我几乎哭出声来

2018年10月10日 14:08   来源:红网   宋思静

  前段时间一则国科大老师给22名研究生0分的新闻刷屏了我的微博首页。舆论几乎是一边倒为老师叫好,痛批论文抄袭的学生。当然,我也支持给这22名研究生零分,但我觉得,其实老师一开始的评分标准就有问题:最终成绩,考勤占60%,期末论文占40%,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论文砸了,课程也能及格。――能够理解老师这样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平时认真听课,不必过于注重最后的成绩。可“只要平时上课就能过”的课程,要求不是很低吗?

  抄袭论文的学生要批判,但不要忘了,很多时候,这种丢人现眼的“水学生”,是一些水课程、水文化、水老师、水要求泡出来熏出来的。只要平时考勤通过了,哪怕你一学期什么也没学会都可以及格。――这一点没有引起舆论关注的原因可能在于,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常的,也是常见的。实际上在国内的大学里,因为“不想为难大家”之类的原因,大多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低。这个新闻中一些学生忙于社会实践而随便应付课程作业的行为,部分就是这种低要求“惯”出来的。

  大学的“水课文化”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大一时我参加了一个社团,开学第二周社长就热情地提出开会传授选课秘诀。我满怀期待地参加了,等到的却是“逃课表”“水课表”等高分攻略。那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一直活在象牙塔里的我又是震惊又是失望,几乎要哭出来。

  我没有谴责社长的意思,在我迷茫又懵懂的大一岁月,他的许多经验和帮助让我更快适应了大学生活。我也确实明白白纸黑字的分数对于社会第一眼评判我们的重要性。但他确实映射出了如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观念:对“水GPA”习以为常。在这种大风气下,很多大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前临时打听老师考试套路,通宵背书和准备。就连这些背的内容他们也是考完就忘。

  新闻中的课程属于公共选修课。它开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让学生在增加专业深度的同时也能培养广博的综合素养,有厚重的人文科学底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来很多公共选修课的总体特征就表现为比专业课更通俗浅显,给分也比较宽容,所以常成为学生用来提高GPA的手段。二来为了提高绩点,学生选择这一类课的标准一般是“水”、不点名、任务少、给分好,目的是过得轻松和能拿高分。

  如此,一节课放一部电影的老师成为选课表上需要考验眼疾手快的抢手货,几百人的大教室里也座无虚席。严谨的老师和内容充实的课,却远远比不上这些“水课”受欢迎。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般,“水课”驱逐好课,学生们逐渐形成惰性,选课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

  大学的底线是修满学分,只要及格,没出大岔子,都可以毕业。于是很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学生作为精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头一年踌躇满志,但因为失去了管制又不能自律,逐渐形成惰性,放松自己,失去了追求。很多曾经春风满面,手持录取通知书在校门口留念的新生,最终成了只求毕业能拿一个好看成绩、文凭的“老油条”。

  这样浑浑噩噩四年有什么意义?完全没有意义。人生最朝气蓬勃的四年,脱离了管束和稚气,充满了希望和无数可能,却被虚度。学习只是为了分数,本科是保研、出国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三年的高中学习换得的是再次沦为工具而非目的本身的四年。几个学生论文抄袭背后的大学“水灾”,难道不比让人痛快的零分更应引起公众关心吗?

  我有时真有一种冲进教学楼里奔走疾呼的冲动,希望大学生们珍惜这能够潜心学习的最后四年,莫负好时光。在最应该也最适合学习的黄金时期,最能够真正静下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放松下来,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每个人自己生命的浪费。

  但是我知道,这种诉诸于大学生自觉的呼吁听起来很无力,扪心自问,我自己在选课时,也深受水课文化的影响,担心老师要求过严或者对外院同学区别对待,而去选择“容易拿高分”的课程。严进宽出,已经在大学中固化为一种个体很难超越、体制化了的文化,水老师、水学生、只看绩点的保研标准,都是这种文化的产物。“水”不是几个学生几个老师的道德问题,而是“宽出”的教育体制制造的水灾,水灾之下的水,是集体无意识的“水”,身在此中的人,已经对水失去了反思意识。一定也有老师遇到过类似的抄袭论文,但多数可能都选择“算了”,偶尔一两个较真者把问题暴露出来,才刺痛我们一下。

  刺痛之后,然后呢?大学会来一次痛心疾首的反思吗?既有体制之下,结果也许只有一个,以后学长们跟新生们分享易过、易逃课、易高分的“选课秘决”时,会把这门课列入黑名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