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刚过,各类盘点中消费榜单最为火热。仅旅游这块,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9.04%。更讲品质、更重体验、更有个性,正成为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向。
黄金周问世20年来,这项诞生于金融危机余波里的制度设计,已然变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节”。人山人海的旅游地、车水马龙的高速路、风光无限的朋友圈,正是这一“新民俗”的必备元素。这些年,“中国节”里勃发的消费热情,也已涌动到了国门之外:仅这个黄金周,近700万人次出境旅游,再创新高,“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冷门”国家热度飙升,某些景点专门设置了移动支付和中文导视牌……虽然大规模人流同时出行难免造成拥堵、影响消费体验,但如此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假日图景,无疑让人倍感中国经济的黄金成色。
对于中国经济究竟是“热”还是“凉”,近期讨论颇多。特别在中美经贸摩擦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那些一直热衷唱衰中国之人,发出奇谈怪论的调门与频率正越来越高。就在中国人欢度国庆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先生就大放厥词,声称“特朗普总统的领导正在奏效”,吓得“中国希望美国换一个总统”。而事实上,诸如此类的无理聒噪,人们大概只是在景点排队、餐厅等位、演出开场前的间隙从“朋友圈”瞅上一眼、点点转发而已。忙着为祖国母亲庆生的中国人,显然没有被这类闲篇儿“吓到”的感觉和表现。所谓的“奏效”或“影响”,实在是某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红红火火的假日经济、持续释放的消费信心,折射着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幅员辽阔、市场宽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本身就意味着充足的战略纵深、发展潜力与回旋余地。就拿黄金周旅游来说,有人愿意前往乡野山间感受青山绿水,也有人愿意来到繁华都市体验现代生活。黄金周的火热,不是西方萧条时期所谓“口红经济”,而是由实打实的消费意愿、能力与信心支撑而成的。正如一份报告显示,相较于欧美地区不足5%的低增长率,中国零售市场更具强劲活力和增长潜力,有望在201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保障消费的,是钱包,更是信心。更深层次看,巨大的消费热情,正来源于中国经济平稳向好基本面和持续释放的“正向预期”。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实现了同比6.8%的增长。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历练,中国经济已然更加成熟、稳健,已然更有能力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当下的中国,正忙于聚精会神谋求发展,实现从“旧动能”向“新动能”、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转变;正忙于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把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创造更好未来的希望之地,这是任何噪音杂音都无法动摇的战略定力。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基本面长期向好,决定了中国经济航船不可能出现大的颠簸。按照自己的发展节奏、坚定地走好脚下之路,“中国号”巨轮定能驶向无限光明的前景。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