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稳租金商品房制度,既可缓解政府在基本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中的资金和管理压力,又可满足租户多层次多样化的居住需求,还能满足开发运营企业盘活资产的要求,是一种可持续、能多赢的制度设计。
近期,全国大中城市房租快速上涨,成为社会舆论热议话题。如何稳租金、稳预期,是不少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深圳再次“第一个吃螃蟹”,率先放出一记大招。8月29日,在首届中国(深圳)住房租赁产业展主题论坛上,深圳明确提出,将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稳租金商品房制度,限制租赁住房起始租金及每年涨幅。首个试点项目为塘朗城精品公寓,租金实行“一房一价、一年一调”,原则上不得高于周边同类同品质的市场商品房,年增长率不超过正负5%,从而保持市场平稳。
率先探索建立稳租金商品房制度,是深圳响应党中央“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政策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与政府出资运维的公租房不同,稳租金商品房立足于市场化运作,其产权、运维和收益均归开发商;出租对象的条件比较宽松,除了在深圳缴纳社保一年以上且未购房外,没有其他任何附加限制条件,在房源充足的情况下,租户还可自主选择户型、区位、价位。如此一来,既可缓解政府在基本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中的资金和管理压力,又可满足租户多层次多样化的居住需求,还能满足开发运营企业盘活资产的要求,是一种可持续、能多赢的制度设计。
深圳是内地最发达、最活跃的住房租赁市场之一,也是全球住房租赁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为34%,即约1/3的常住人口居住在自有住房中,2/3的常住人口需通过市场租赁、入住单位周转房等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同时,深圳近几年每年常住人口新增50万至60万,2/3的新增需求要通过存量市场解决,租赁供求关系比较紧张。住房租赁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深圳解决好全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至关重要。
问题在于,在今年波及全国多地的房租上涨潮中,深圳也未能幸免。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商品住宅平均租金同比上涨7.4%。同时,部分城中村借改造、统一租赁之机,变相涨价。房租过快上涨,影响租赁关系稳定,挤占对价格非常敏感的中低收入者的居住空间,易于造成较大的社会风险隐患。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稳租金”上升到与“稳房价”同等重要的高度。
事实上,无论是售还是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都是应该牢牢坚持的定位。面对房租的非理性上涨,深圳在管理应对上也是蛮拼的:先后出台培育发展租赁市场的两个文件,持续增加只租不售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严格查处租赁企业哄抬租金行为……特别是在《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租赁房屋租期和租金稳定,必要时进行租金管理。稳租金商品房作为租金管理的具体落地,突出了租赁住房的民生属性,有利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在减轻新市民居住负担的同时,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也意义重大。
寓渐美好,是深圳推出稳租金商品房的目的所在。但仅靠首期248套试点房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试点过程中对稳租金商品房运作机制进行梳理、优化,成熟之后加以推广,通过招拍挂土地供应、闲置商业改建、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备配建、产业园区自建、社会房源筹集等多渠道增加房源供应,扩大惠及面。同时,要发挥好稳租金商品房的价格传导效应,影响周边楼盘、片区、区域,甚至是全市租金定位,从而引导租金合理定价,让更多来深圳追逐梦想的人能在此安居乐业,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