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医德问题就该“一票否决”

2018年08月16日 10:54   来源:东方网   徐建辉

  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按系列(专业)修订或制定我省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自今年起不再统一制定全省跨系列(专业)评价条件标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3年内不得参评职称。(8月15日人民网)

  “人无德不立,事无德不为”。不管做人做事,无论各行各业,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扮演何种角色都要有“德”。然而除了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人都应追求的“大德”、“公德”以及事关个人修养,人人皆须具备的“私德”以外,每个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还应有自己专门的职业道德标准与特殊要求。

  显而易见,为人师表、救死扶伤,亦应讲德、有德、重德。不仅如此,由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性,一个是育人,一个是救命,担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还须有比其它行业岗位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试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老师的道德不仅会影响到他的教学工作的成效与优劣,还会对成长中的学生们造成直接的影响和熏陶,“有样学样”,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而对于医生,也向来有“医者仁心”之说。医生干的是挽救生命、匡扶健康的至善之事,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之外,没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能行吗?人们称之为“白衣天使”,可见对医生寄望之深,如果德不相配,“天使”、“仁心”还从何谈起?

  再看现实中,尽管大部分老师、医生都能做到勤勉敬业,以育人救命为己任,没有违背为师从医的道德初心,更不乏令人称颂的“红烛”“天使”的道德模范。可是也出现了一些有辱师名医声的害群之马和道德败类。如虐童、猥亵幼童、引诱学生搞不正当关系的“狼师”,还有收红包、拿提成、乱开药,与中介黄牛勾结,把治病当成生意的“黑医”等等。这些人和他们的种种劣迹,搞坏了风气,侵害了他人,违了法乱了纪,败坏了老师医生的职业形象,对人心正道和社会公义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留下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对此类人及其恶行都要保持“零容忍”。不仅要依法依规依纪严惩不贷,还应在从业、晋升、职称考评等各方面加以限制,否则如何正纲纪、明德化?

  人们看到,此次甘肃省出台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在职称评价中对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考核实行“零容忍”。要求不但要看其业绩贡献,更要重品德考核。对于近来社会高度关注的学术造假问题,更是指出要对申报造假“一票否决”,而且要向所在单位通报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此外,甘肃还将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并逐步纳入国家和全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意味着今后师德、医德失范还将“入信”,面临一次失信(德),处处受限的结局。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