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早教”培训班为何“高烧”难退?

2018年08月09日 09:40   来源:东方网   犁一平

  语文、数学、英语、面试技巧、仪容口才……本应恣意奔跑嬉戏的年龄,许多孩子却被家长塞进教室接受“幼小衔接”培训。在上海一家专为应试民办小学招生而开设的“幼升小精英培训班”,一位姓杨的老师介绍:暑期里孩子每天来机构学习,开学后每周来两次,收费3万元。按照这家机构“幼升小”孩子的知识标配,幼儿园毕业前孩子要掌握3000个汉字、100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英语会话,此外还要基本掌握汉语拼音。(8月8日新华网)

  一般而言,小学毕业才要求掌握3000个常用汉字,“幼升小”培训班竟然把掌握3000个汉字作为“标配”,相当于迈进小学大门就基本上达到了小学毕业的语文水平标准。这无疑是典型的“早教”做法。加再上100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英语会话,如此“幼升小”的标准之高,令人咋舌。当然,这或许只是“早教”现象的冰山一角,其他地方也许有比上海标准更高的,即使标准低的,大概也低不了多少。

  那么,到底是谁推动了“早教”现象呢?尤其在“禁令”之下,为何还有培训机构“顶风”开设“早教班”呢?有人会说,是家长造成了这一局面。其理论依据是“市场需求”,家庭经济条件稍微好的,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得起跑线”,或担心孩子“输了起跑线”,催生了培训机构,并推动培训机构开设“早教班”。

  但是,有的家长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自己是被逼的,别人家的孩子“幼升小”时掌握了3000个汉字、会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英语会话,自己的孩子不会,掉队了,跟不上班,孩子“吃亏”,学习没兴趣,老师也不看好,家长挺后悔的,于是拉着孩子跟风上“早教班”。这些家长会说,如果都不许上“早教班”,自己也不会这么狠心。

  这有点儿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考问,拎不清,责任不好划分,板子不知道往哪儿打。由于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监管部门有心下“禁令”,却很难从现实行动上杜绝“早教班”现象,“早教”培训班“高烧”难退,或者“明”退“暗”烧,无法阻挡。这,不论是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对社会舆论,都显得比较尴尬。

  难道此题无解吗?非也。仔细分析,不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不论是“初升高”,还是“高升大”,已经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应试链”,那些在前三每个阶段都“优秀”的学生,高考不是问题。君不见,不少“少年大学生”并非真正的神童,而是通过种种渠道上过“早教班”,提前完成了学龄段的全部课程,再继续上学就是“炒剩饭”,浪费韶光。

  与此同时,每个阶段的选拔难度也越来越高,相应,教学难度系数也加大,于是就有大学高材生家长辅导不了小学生的怪现象。是啊,之前的小学课程没有现在这么难,孩子不上“早教”培训班,始终跟不上班,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啊。这些就是问题的根源。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责任在谁?答案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什么才是大学新生的高标配    2018年08月08日
  • ·在线家教要慎入    2018年08月03日
  • ·法国校园“手机禁令”的启示    2018年08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