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公摊面积这个“坑”该填了

2018年08月08日 06:46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备受舆论质疑的商品房“公摊”一事再起波澜。近日武汉市某楼盘多名业主抗议开发商在公摊问题上玩猫腻。据称,该楼盘公摊面积比例达28%。一套百余平方米的房子,公摊就占了30平方米,开发商还把公摊也按室内精装修价收费,仅此一项,每套房便多收数万元。

  “公摊”据说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商品房买卖要么按套出售,要么按室内实际面积计价。唯独我国消费者,买房不仅要支付室内造价,还连带着楼道、电梯、公共大厅乃至其他公共空间等,都一并“买下”。若“公摊”公开透明也罢。问题在于“公摊”向来是笔糊涂账,业主到底分摊了哪些地方,面积由何而计,全凭开发商的一家之言。有的楼盘公摊甚至超50%,这意味着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业主实际使用仅50平方米。

  因为不透明,更因其背后的诸多猫腻,商品房的公摊已成为侵害消费者的一大“坑”。其一,开发商蓄意做大公摊谋利。因为公摊面积皆由开发商说了算,有的商家便借机浑水摸鱼,在公摊面积上报大数。其二,重复分摊。明明已将车位等算作公摊,但又将其单独出售,一货两卖。其三,“公摊”归业主所有,开发商又拿去做广告等经营,但收益却与业主无关。诸如此类,业主不仅购买房屋时被公摊所“坑”,而且只要拥有物业,它还会不断坑害业主,因为物业费、取暖费等皆按房屋总面积计收。

  “公摊”问题发展至今,已非简单的商品计价方式的枝节小事,而是关乎市场公平,关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大问题。多年来,由于其与国际惯例不符,更由于其标准不一、管理混乱而饱受诟病,屡屡引发社会冲突。此前,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虚热,一度掩盖了此矛盾,但随着由公摊引发的乱象不断曝光,所带来矛盾冲突也日益尖锐。

  房产买卖不同于普通商品交易。对大多数人来说,毕其一生的辛劳,也只买得起一套房。所以,“居者有其屋”,能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与其说是消费行为,不如说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梦想。因此。商品房买卖的公平、公正与否,并不仅仅是市场规则问题,亦事关社会公平与民心所向,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

  商品房“公摊”据称是借鉴了香港的做法,但实际只是学了香港的“概念”而已,至于其市场交易的透明、规范、公平等,统统抛诸一边。或许,这又是一例现代版的南橘北枳。如今,公众舆论呼吁取消“公摊”面积,而直接按套内面积计价,这确实值得宏观政策的关注,相关法规须及时跟进。显然,商品房公摊不公平的问题,不能再拖了。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