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教育部、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到2023年,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8月2日《新京报》)
孩子本不需要戴眼镜,可事实上,我们周边戴眼镜的孩子却相当多,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了解,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从这个意义上说,将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有着积极的意义。
造成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多方面的,有遗传原因,也有行为习惯原因,但主要原因则在于一方面学业负担重。除了学校的课业负担重,课后还有不少培训班,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业,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得不到及时的休息,极容易导致近视;另一方面则是电子产品使用过多,许多学生早就有手机,有的学生热衷于玩游戏,眼睛也就容易变得近视了。但最主要的原因则在于预防近视方面存在欠缺,换言之,我们的工作并不到位。
其一,医学方面的预防措施欠缺。很多欧美国家社保系统规定,孩子自小就要开始检查视力,包括检查各种眼睛的异常情况。这一检查主要在妇幼保健中心进行,频率是出生后的第1周、第9个月、第24个月。随后,基本是一年一次,在各医疗中心或医院进行。这方面的规定我们几乎,而且我们还未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百分百覆盖,也未完全将视力预防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其二,家长在预防孩子近视的意识不强。一方面少有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筛查眼病,另一方面家长也不太懂如何预防孩子近视;其三,学校在预防孩子近视方面意识同样不强。课业负担重是一个表现,只做做眼保健操,且学生做得是否到位并不懂进行科学管理;其四,对眼镜店的管理并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检查体系,缺乏严格的监督,许多眼镜店和一些民营医院很容易进入学校,学生也不知不觉沦为商家的“唐僧肉”。许多眼镜店做的就是学生的生意,赚得钵满盆溢。
近视一旦发生,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有效治疗近视的手法,因此,要重视预防,即学生要懂得如何科学保护眼睛,家长和学生要提高预防近视的意识,再加上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从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样,才会彻底扭转近视率高的困局。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