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项目评审走形式”……半月谈记者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采访时,一些民营企业家和高校学者对当前一些企业的伪创新现象表达了不满。(8月1日《半月谈》)
“伪创新”并非一个新词。此前,某些企业打着“创新”旗号推出的“山寨币”,或者一些没有实际价值很快被淘汰的共享产品,均被舆论称为“伪创新”。而本文所说的伪创新,是指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行为,主要涉及发明专利。
在鼓励“双创”等政策措施激励下,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5.1万件和21.7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拥有量中,企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3.8%和67.2%,企业对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9%。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发明专利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不少企业拥有的专利量很可观,但专利成果转化率却很低。比如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名药企负责人承认,“说实话,我们企业95%以上的专利就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产业化。”
企业专利不能转化为产品不能产业化,有企业自身原因也有市场原因;有时机问题也有其他问题。但一些企业无论是自己发明专利还是花钱购买专利,并不是为了产业化,而是基于其他目的——或是为装点门面,或是为拿政策补贴,或是为申报项目,或是为玩资本游戏……
也就是说,部分企业创新的目的不纯,这种创新是一种伪创新。企业只是想把自己扮演为创新企业或者高新企业,然后去捞取某些名与利。而市场、消费者以及政府,都不能从这种创新中获益,因为这种创新带来的价值,在今后很长时间内甚至永远都在市场上看不到。
这种伪创新带来诸多问题。诚如报道所指出的,伪创新不仅仅挤占大量政策补贴名额,更挫伤真正埋头苦干的创新者,也影响了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拖累了我国创新脚步,降低全社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此外,还对企业合作伙伴、用户或者公众造成误导。
显然,国家下大力气鼓励企业创新,绝不是鼓励伪创新,而是鼓励可转化、可产业化的真创新。即使某些发明专利眼下不具备转化条件,至少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未来某个时点可以转化。更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企业发明专利紧贴市场,能尽快实现产业化。
所以,鼓励真创新的前提是遏制伪创新,以免伪创新打击真正创新者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去伪存真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继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而要遏制伪创新,只能紧紧围绕“产业化”。
比如,有关方面在认定及复审高新技术企业时,不能只看企业专利数量,更要看质量——即专利能否产业化?再如,有关方面补贴高科技企业、创新项目时,不能被专利数量蒙蔽,而是要看专利实际价值,要么看眼下利用价值,要么从趋势看未来利用价值。
此外,对于各地创新能力的评判,不能只看专利数量。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各地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同比倍增态势,这显然是好现象,但成为数字政绩并不是好事。今后,评价各地创新能力,更应该从专利转化率、产业化的角度来评判。
而舆论对于企业伪创新则要坚决揭露和批判。如果企业伪创新涉嫌骗取资金,理应严肃依法追责。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