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创新更重要的是关爱创新失败的人

2018年06月01日 07:46   来源:北京日报   崔文佳

  群英荟萃,少长咸集,两院院士大会近日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与成就,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新的“动员令”,持续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从“向科学进军”到“占有一席之地”,从“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能够鲜明感受到,中国的创新旋律愈发激越,追求的理想目标始终坚定,那就是坚持独立自主,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着眼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书记在此番讲话中强调,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并直言这个过程“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化作生动实践,不断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当务之急就是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涵养宽容失败的氛围,激发起科研人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创,始也。创新创造,意味着“无中生有”,趟出一条没人走过的新路,开辟一方超出寻常的天地。而“无限风光在险峰”,探险途中鲜有柳暗花明,多为荆棘密布。这从源头上决定了“九死一生”是科研创新的必然命运。回望从古至今那些历史性突破,每一个背后都有几段“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故事——

  诺奖得主屠呦呦自述,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于1967年启动,进展并不顺利。直到4年后,她才首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而在这个关键转折点出现之前,她已经历了190次失败。

  第一代航天人龙乐豪是长三乙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1996年2月15日,这个代表当时中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首飞,大胆地选择发射一颗国际卫星,并向全世界公开直播,不想遭遇惨败。龙乐豪因重压“一夜白头”,但他带领团队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122项试验,后续飞行才皆获成功。

  ……

  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幸运。于科研人才而言,不经千锤百炼,焉有后来之收获?于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而言,没有对屡试屡败的包容,又何谈一朝成功的巨大喜悦?攻坚自主创新,我们对“一生”孜孜以求,但必须对“九死”报以更多的理解、更深的敬畏。这不仅出于概率的考量,更因为“第一个吃螃蟹”需要付出敢为人先的勇气、作出甘为人梯的奉献。可以想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或大或小的失败会接踵而至,而且越追求尖端,遭遇“折戟沉沙”的几率越高。实现这关键一跃,注定需要几代拓荒者前赴后继、无数后来者接续奋斗。诚如一位院士所比喻的,“不能说馒头吃到第4个吃饱了,就全是第4个的功劳”。面对探索未知中的失误给予鼓励,才能有更多创新者放下心理包袱,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涌动。

  反观现实,我们对失败的宽容度还是不够。比如对科研人才的评价考核中,仍或明或暗地传递着“成王败寇”式的简单导向。一位“青椒”曾自嘲道:“板凳要坐十年冷?你敢拿一个结果不确定的项目去申请经费?”相比之下,那些创新高地无不拥有独树一帜的容错文化。被称为“硅谷精神布道师”的皮埃罗·斯加鲁菲曾说,硅谷人对失败有种特别的惊喜,“‘哇,你居然已经失败过三次,这么棒!’因为这意味着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中国社会也开始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逐步理解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盈利少的先天特性,在考核科研人员时,降低了“产出比”“转化率”的权重。但这只是个开始,改革力度还要再大些,以更为科学的体制机制包容科研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创新可能在于“灵光一闪”,但更多的时候孕育于那些既费工夫又无收益的“无用之学”中。新的科技革命前夜愈发呼唤我们在宏观层面加以指导,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涵养社会氛围,营造足够宽松的环境让科研人才心无旁骛地自由畅想、大胆假设、不断试错。从另一个层面看,真正的“强者”,不是意味着“从未失败”,而是“无惧失败”。今日中国有这样的心胸与底气,既能理性看待进步、不自满,亦能坦然接受失败、不自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